欢迎报考廊坊师范学院!

text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有音乐、舞蹈两个系,音乐系下设键盘教研室、声乐教研室和综合教研室。现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博士学位8人,在读博士7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超95%,近30%的教师有国外留学、访学经历,在校生近千人。

学院树立了“服务河北,对接京津,走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艺双修,学以致用”为治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音乐、舞蹈人才为目标。学院形成了“德艺双馨、一专多能,演练并举、拓新辐域”的办学特色。

学院积极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和师范专业认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发展口径,构建了“院团合一,定向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坊两团”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与廊坊市宏泰集团、壹佰剧院合作建立廊坊市文化艺术发展产业学院,与省内外多所兄弟院校建立高校艺术联盟,与艺术协会签订“课程合作”协议,设立了以国内著名艺术家命名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专业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院专业水平,扩大社会知名度。

多年来,学院在专业教学、科研、赛事等方面硕果累累:教师在国家核心刊物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编写、出版教材、专著多部;原创作品近百部;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厅级课题多项,拥有国家级大创项目;师生有近千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90多项。

学院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向社会延伸。多年来,积极参加廊坊市举办的“5·18”经贸洽谈会、廊坊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图书博览会主题晚会、大型原创音乐剧《紫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百余场。学院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单位交流与合作,全力落实服务廊坊的“城市文化提升项目工程”,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对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师德高尚,富有教育情怀,具备扎实的音乐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美育素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够在中学从事音乐学科教学、教研及教学管理的骨干音乐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有22年的办学历史,2018年成为学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免试认定中学音乐教师资格。目前有精品课2门,一流本课程2门,优秀教师团队2个。

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音乐教育人才,多名毕业生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毕业生对音乐学院的整体满意度高达99.83%,用人单位的总体满意度达93.3%。

核心课程: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中西方音乐史与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基础声乐、基础钢琴、即兴伴奏、曲式分析等。

实践课程:专业观摩、舞台实践、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河北、对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舞蹈学科知识、突出的舞蹈教学、编导、表演能力和美育素养,能够在学校、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舞蹈理论研究,舞蹈教育、创作和表演,艺术管理、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优秀舞蹈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有13年的办学历史,目前有精品课1门,优秀教师团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1人。该专业非常重视学生舞蹈编导、教学和表演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舞蹈创作水平逐年提升,高产质优的舞蹈作品在省内崭露头脚,并多次在大学生艺术展演、华北五省市舞蹈比赛和河北省舞蹈比赛中斩获大奖。该专业主动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已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本地区有着很高地社会影响力。

核心课程:舞蹈艺术概论、中外国舞蹈史、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等。

实践课程:专业观摩、专业排练、舞台实践、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河北、对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良好思想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熟练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演唱(演奏)、创作等技能,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编导、音乐艺术研究、艺术管理、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优秀音乐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目前有精品课2门,一流本课程2门,优秀教师团队2个。围绕应用型转型发展,该专业非常重视学生音乐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培养了大批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艺术管理方面的人才。该专业主动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高水平的舞台表演能力已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核心课程: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合唱基础、指挥法基础、自弹自唱、声乐(主修)、器乐(主修)、钢琴(主修)、歌曲创作、器乐创作等。

实践课程:舞台实践、专业排练、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