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 敏行

text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专业介绍

总体概况:

智能制造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工程师、设计师等极具“工匠特色”的高层次产业技术与应用型人才。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8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567人。

智能制造学院充分利用传统专业基础优势,结合“新工科”专业的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发展方向。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先后构建“互联网+智慧工厂”、打造“中国制造2025”等教学平台。目前,学院教学设备设施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优越。现有数据安全与大数据、计算组成原理、网络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实训、电子工艺、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技术、数控技术、金工技能实训中心等5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室。学院采用OBE人才教育理念,重视校企合作培养路线,先后建立了湖北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制造厂、长江三峡葛洲坝电站、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形成了集教学、培训、创新创业、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外专业实训平台,为学生毕业后融入智能制造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的系统能力,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机原理的系统能力,能清晰表达,综合素质良好,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将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计算机学科研究以及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能力,在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逻辑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云数据中心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Web前端开发、移动软件开发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为就业热门专业。毕业后可以到IT行业、金融、企事业单位、教育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项目应用开发、网站开发与维护、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运维部署等工作。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等各种手段获取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够掌握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支持组织管理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商务分析方法与工具、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含资源、系统和网络等)管理、信息统计分析以及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等方面技术工作。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具有较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及相关软硬件工具研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性专门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数字媒体技术数学基础模块,技术基础模块: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图像处理、音频处理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模块:人机交互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虚拟现实技术、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游戏开发技术模块:游戏技术基础、游戏架构设计、游戏程序设计、游戏引擎应用与开发、游戏策划与创作、移动平台游戏开发、游戏原型开发;产业知识模块:影视产业概论、网络产业概论、交互产品开发、影视项目管理、网络产品运营与推广;创新创业技能模块:数字媒体产业前沿、创新创业实践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各类媒体机构、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开发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大型企事业等专业技术工作。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系统基本原理、传感器与信息处理技术、通信组网技术、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与运维技术等相关理论和现代专业技术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物联网设计解决方案,能清晰表达,综合素质良好,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将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物联网及其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与维护等工作能力,在物联网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物联网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与技术、物联网标准与中间件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专业。毕业后能够在信息产业、物联网等相关领域中从事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运维与实施等相关技术岗位工作。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数学、物理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进行机械系统运行与集成设计,掌握面向智能制造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与维修维护、智能制造设备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开阔视野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科研院所、生产企业中从事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机械传动控制、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控技术、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器人编程与仿真、工厂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

就业方向:本专业社会需求广泛,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可能。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系统集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培训工程师等重要岗位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掌握必备的数学、物理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及仪表、PLC可编程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CAD、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实践环节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电力系统、电网及其他电力相关单位工作,高校、政府、建筑、医疗等企事单位相关部门的电力开发设计与运行维护工作,也可从事电子电气设备、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软硬件系统开发等相关方向的应用研究、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运行维护等技术工作。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物理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具备现代电子与通信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应专业知识,熟悉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数字通讯、通讯网技术、现代交换技术、卫星通讯、移动通讯技术、天线技术、无线通讯、雷达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导航定位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类电子、通信、自动化企业与部门,大中专院校、研究部门从事电子技术、通信、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管理、维修与维护,以及相关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高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