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在计算机模拟与仿真、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等方向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成果,已培养了一大批高级计算机应用人才。特别是与石油行业结合,相继研发出石油工程类模拟培训系统,石油工程无线监测与数据传输系统(试油试采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油井数据监测无线传输系统)、钻井工程监测系统(钻井黑匣子)、车载式和便携式的压裂酸化实时监测系统、固井施工实时监测系统、多级节流智能控制系统、高温高压流变测量系统、油气田智能SCADA系统、基于卫星的油田数据通讯系统、手持数据采集系统等多种嵌入式系统产品。并成功运用于国内各大油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石油工程类模拟培训系统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四川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并获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度评价,现已占有国内钻井模拟器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应用遍及国内各主要油田,并正在积极向亚、非、拉等海外市场拓展。
下一步将重点发展如下两个领域:
(1)大数据理论与数据挖掘:该方向主要研究大数据的去冗降噪技术、大数据的新型表示方法、大数据的有效融合、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高效处理、大数据的生命周期、演化与传播规律,数据科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大数据的结构与效能的规律性(如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Web数据搜索、提取与信息融合技术,社会感知计算,实时感知、识别社会个体的行为,分析挖掘群体社会交互特征和规律,辅助个体社会行为,支持社群的互动、沟通和协作。
(2)机器学习与计算智能: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和分析自动“学习”的算法。具体研究演化建模、演化策略、演化算法、演化软件,以及各种智能计算和自然计算等,无监督学习与监督学习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挖掘或知识发现方法与技术,包括时间序列挖掘、流挖掘、图挖掘、文本挖掘、Web挖掘、空间数据挖掘、多媒体数据挖掘、生物数据挖掘与分析等。
本一级学科具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可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研究生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承担各类纵横向项目44项,累计到款金额1070.57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104篇,其中SCI、EI收录40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4项。
本学科拥有一大批同时具有软件工程前沿理论和石油勘探开发、医学图像、生物信息等专门知识的复合型学术人才,特别注重将先进的软件工程理论与各种专业软件开发相互结合,特别是在石油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油田信息化科研成果对于油田现场实际应用非常有针对性,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获得油田技术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国内石油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多年来,本学科依托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巨大平台和我校深厚的行业背景,学科拥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优良现场条件与充足经费保障;逐渐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面向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开展软件工程相关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技术服务的鲜明特色,并具备了可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软件技术与成果的能力。尤其在生产现场安全监管预警、钻井液远程专家系统支持、天然气开发与供给分析决策、电力系统环保仿真与优化等方向,研究开发出多项具全国领先水平的技术与配套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及其他领域生产现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近年来本学科还开展了集成化综合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理论与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所参与的国内多个油田的勘探开发一体化信息平台及数字油田建设项目中。
下一步将重点发展如下四个领域:
(1)图形图像与智能计算:争取在以下方面取得一定高水平研究成果: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裂纹检测相关理论模型及算法;图像去噪及边缘检测算法。
(2)软件工程技术:大力学习、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前沿的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提升本学科方向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努力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对软件工程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经验,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
(3)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以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工程开发和人才培养为核心,争取在以下领域有所突破:其一是数据工程,包括数据的获取、集成、管理和分析处理;其二是知识工程,包括知识获取、表示、共享和应用。
(4)复杂网络科学研究:主要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中的主流领域机器学习以及与交叉科学复杂网络的结合,发展机器学习新算法,用于处理大规模网络化数据,集中于社交网络、生物网络以及物联网的应用基础研究。
本一级学科具有教授4名,副教授8名。可招收软件工程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
网络空间安全
我院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点在2018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成立。该学科是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方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近年来该学科教师承担了基于FNN大规模油气集输管网SCADA安全防御体系建模理论及仿真方法研究,工业控制SCADA安全防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合作数据分析中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高水平纵向项目;承担了国家242信息安全专项计划重点项目:恶意代码与安全漏洞动态分析平台,承担了后量子安全的格基云存储密文大数据搜索关键技术研究等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向项目。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密码学与大数据安全:该方向主要研究抗量子计算密码算法、公钥密码及其应用、新型大数据安全审计、大数据密文搜索、大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区块链密码安全技术等。
(2)网络与系统安全:该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安全、物联网安全、云计算安全、机器学习与隐私保护、可信计算、移动互联网安全、网络舆情预警监测系统、恶意代码和恶意文档的追踪、计算机取证、逆向工程技术等。
(3)油气工业智能与信息安全:该方向主要研究油气工业智能SCADA系统与软件安全、工业控制信息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入侵检测与智能防御技术等。
本一级学科具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6人,讲师10人。可招收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生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