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img

法学院

一、法学硕士

1、西南石油大学法学学科历史沿革

我校法学院前身是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开办于198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较早开展法学高等教育的高校之一,曾为四川省培养了大批政法干部和专业人才。2000年我校经教育部批准开设法学本科专业。2004年7月,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与我校合并,正式组建法学院。我校已毕业法学本科学生2139名,现有在校生884名,现每年招收法学本科生220余人。

法学院于2006年9月在产业经济学硕士点下自主设置产业经济法律研究方向,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9年9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下自主设置当代中国法治建设问题研究方向;2012年自主设立企业法制管理二级硕士学位点;2014年我校获批成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我校法律硕士招生始于2015年9月。现在已招收三届,毕业一届共16名。目前有校内硕士生导师12名,在读法律硕士研究生59名;2018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获得法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将于2019年9月正式招生。

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授4人、副教授9人,法学博士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2人,现有法学硕士生导师11名,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共计81人。

2、本学科点的办学条件

本学科含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专业教研室、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综合实验室、实习实训中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中心,拥有先进的模拟法庭(兼作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第九审判法庭)、图书资料室等硬件设施;是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基地,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会会长单位,设有能源法研究中心、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南石油大学工作站;我校与中国石化集团共建了“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实践基地”,此外还与省内与40多个公检法机关、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社会福利机构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我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境内外高校和组织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与英国斯特灵大学法学院合作进行 “1+1+1”法律硕士联合培养。

3、本学科点特色与优势

法学学科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成果显著。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及各类省部级课题多项。科研成果发表于《法学杂志》、《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专业期刊,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环境资源法学二级学科,尤其是能源法方向研究水平在四川省具有鲜明特色,研究成果促进了能源行业的法治化进程。

本学科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国家重点学科,依凭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等研究平台,形成了以能源法学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学科方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方向围绕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补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刑事犯罪等问题开展特色研究;

民商法学学科方向围绕能源矿权制度、能源企业治理与法律风险管理、“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法律制度等问题开展特色研究;

经济法学学科方向围绕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市场化改革、能源产业法等问题开展特色研究;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方向围绕能源立法、能源管理体制改革、能源规制等问题开展特色研究。

4、本学科发展定位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学科发展立足国家法治建设事业,特别是西部地区法学科学研究和法律人才培养需求,围绕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和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法学院紧抓法学学科建设、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学科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使法学学科成长为基础扎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形成法学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协同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相互促进的教学研究平台,力争将西南石油大学法学学科打造成为辐射西部,影响全国能源行业的法学教学研究高地。

二、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学思维,坚实专业基础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毕业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可在国家司法机关、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石油天然气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

主要专业方向:①司法实务;②企业法律实务;③石油企业法律实务。

主要开设课程: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宪法专题、民商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行政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法专题、石油法规与国际石油合作专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题、公司与企业法专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司法伦理学、石油天然气法实务、民商事法律实务、知识产权法实务、企业法律实务等。

三、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

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培养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能在党政部门、 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从事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管理、 行政管理、政策研究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修业合格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证书。

主要专业方向:①社会工作实务;②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管理。

主要开设课程: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服务项目设计与管理、社会工作评估、社会政策分析、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理论、企业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贫困与发展、社会工作实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