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是由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于1902年创办的湖南省浏阳师范学校...

im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产业融于教育、共享智慧未来

一、专业前景

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呈现飞速发展态势,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运行平台和实施载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就业市场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亦随之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网络工程项目规划、云平台网络实施与运维管理、云网络安全、互联网软件开发与网络资源开发、网站建设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亦成为高职院校中的热门专业。

二、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长株潭及珠三角地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国有、民营、三资等中小企业或企事业单位中信息相关部门从事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云网络搭建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程序(网站)设计、IT技术支持、IT市场推广(电子商务)等一线岗位的工作。

典型就业岗位:前端开发工程师、Java软件工程师、全栈开发工程师、网络工程规划师、云计算平台运维工程师、云网络安全工程师等。

三、主干课程

网页美化与布局、Web前端交互开发、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Java Web云应用开发、JavaEE企业级项目实践、云计算网络技术、交换与路由技术、Linux操作系统、云计算基础架构与实践、云计算平台管理、云计算安全防护技术、网络工程规划与管理。

四、师资情况

1.情况介绍

校内专任教师 :总共12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6;其中硕士10人,本科2人;项目管理师或网络规划设计师1人,Web开发工程师1人;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3名,双师型教师8人;企业兼职教师 :总共10人。其中企业专业带头人1人,企业能工巧匠4人,IT培训师5名。

2.骨干教师代表

殷正坤,男,硕士,副教授,Web开发工程师。主讲《网页美化与布局》、《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交换与路由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等课程。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几篇,主持课题7项,项目工程经验丰富,指导学生竞赛多次获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专业特长:Web开发、网络技术应用。

蓝敏,男,硕士,副教授, 项目管理工程师 。主讲《 C语言程序设计 》《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Android程序设计 》等课程。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几篇,主持课题 8 项,项目工程经验丰富,指导学生竞赛多次获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专业特长:软件技术、Web开发。

艾娟,女,硕士,副教授,网络管理员。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交换与路由技术》、《Linux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几篇,主持课题3项,项目工程经验丰富,指导学生竞赛多次获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专业特长:网络技术应用。

危孟君,女,学士,讲师,软件设计师。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交换与路由技术》、《Linux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发表省级以上论文5篇,参与课题2项,项目工程经验丰富,在教育教学中勇于不断创新,能将行业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带入专业发展与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专业特长:软件开发、网络管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五、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建有Web前端设计实训室2个、Java软件开发实训室2个,网络安全实训室1个,创新创业工坊1个,专业机房4个,与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共建移动互联网软件实训室3个,能满足教学需要。

图1  Web前端设计实训室

图2     Java软件开发实训室

图3     创新创业工坊

六、校外实训基地

1.东软睿道(荣成)实训基地

图1  东软睿道(荣成)实训基地

学生基地实训场景:

2.沈阳实训基地

沈阳实训基地依托东软沈阳软件园,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集大学生实训和软件人才培训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可容纳5000多人同时进行培训,每年可为10000多名大学生和软件人才提供实训。


3.大连实训基地

大连实训基地依托东软大连国际软件园,规划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设有近50间专业化IT教学实验室,拥有国内领先的软、硬件教学设备,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接受高标准的IT技术、管理、语言等相关培训。

(1)学生基地培训教室内景

(2)学生基地培训教室内景

七、荣获奖项

教师、学生获奖丰硕。蓝敏、殷正坤、艾娟团队2016年获湖南省信息化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016年参加全国信息化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2019年蓝敏、殷正坤、肖丽辉参加湖南省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获一等奖。自2008年国家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以来,共有99人次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获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15个特别是徐厚贵、刘利成、伍松、朱林、谭慧媛慧和黄诗晴等同学,分别在2017、2018年荣获湖南省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竞赛项目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

2016年全国信息化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

 

2019年湖南省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

 

2018年湖南省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019年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017年湖南省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二等奖

八、优秀毕业生代表

何志远,男,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502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曾于2016年参加湖南省网络应用项目技能竞赛获二等奖,2017年参加湖南省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获二等奖,2018年六月份毕业之后,在南京灵长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担任java开发工程师 ,现月收入基本保持10000 -15000左右。

吴伟胜,男,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503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曾于2016年参加湖南省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技能竞赛获三等奖,2017年参加湖南省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获二等奖,2018年六月份毕业之后,在湖南永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担任信息安全工程师\信息安全培训讲师,现月收入基本保持7000 -10000左右。

唐康,男,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615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曾于2018年参加湖南省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获二等奖,2018年参加湖南省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2019年六月份毕业之后,在湖南亿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java开发工程师,担任java开发工程师 ,现月收入基本保持8000 -10000左右。

康奇交,男,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501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曾于2017年参加湖南省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获二等奖,2018年六月份毕业之后,在湖南强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沙) ,担任JAVA工程师,现月收入基本保持10000 -15000左右。

刘海玲,女,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619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曾于2017年参加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019年六月份毕业之后,在潭州教育网络科技(长沙),担任web前端讲师 、Python讲师 ,现月收入基本保持8500 -10000左右。

九、校企合作企业东软特色

1.东软实践实训特色与优势

凭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大型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提供者,东软深谙IT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当前IT从业人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东软实训人才培养体系是以东软TCOE(卓越技术团队)计划为基础,立足东软核心业务实践-行业解决方案和嵌入式产品工程,围绕基础层、工作层、高级层、专家层等四个能力层级,根据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工程实践、职业素质、商务办公、外语等六个能力纬度,构建了东软实训人才培养体系Training Map和东软实训人才培养框架NeuTA。

2.东软实训能力定义

东软实训基地设计了全面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和方法学,开发了快速提升实践能力的多种技术方向的课程,构建了基础层、工作层、高级层、专家层四个不同层级,从职业素质、软件基础、外语、商务办公、软件工程、工程实践六纬能力进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东软企业化教学管理体系

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按照SEI CMMI5的标准对实训过程进行管理。

对项目策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编码、单体测试、结合测试、系统测试、产品提交、产品维护等各个阶段进行标准开发流程的管理和监控。

4.东软教育人才培养方法学

东软睿道通过多年的在员工培养方面的大量实践,积累了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方法学。 东软睿道人才培养体系是以东软 TCOE(卓越技术团队)计划为基础,面向人才的培养发展体系。东软在人员的成长和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围绕 TCOE(卓越技术团队)计划,以人员的能力发展为基础,形成了东软人才培养框架 NeuTA。



5.东软睿道人才培养方法学

东软睿道基于东软 20 余年的产业实践积累,以及不断研究、沉淀和萃取全球领先的管 理理念和方法,形成了一套来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构建高绩效组织的方法学。东软睿道致 力于 IT人才的培养、发展和使用,构造 IT人才成长的绿色生态链。我们面向高校、个人、政府提供以东软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6.软睿道人才培养理念

2016年东软睿道倡导“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未来”的经营理念,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先的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工程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东软睿道基于对 IT产业实践的理解和对 IT 教育实践的洞察,整合国内外众多优秀合作伙伴的教育资源和产品, 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模式的组合,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来实现交互式 与实践式培养模式。

东软睿道在 2016 年将以高效、合作、负责、坚韧、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以改善教育绩效,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服务于教育未来为己任,通过组织的持续改进,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联盟与开放式创新,持续为学校、学生创造更大的价值。

7.东软睿道人才培养特点

2016 年东软睿道围绕 IT 职业技能评估、课程学习、项目实训、人才使用的业务链,实现 O2O(线上、线下)融合的交互式、实践性教学模式。面向学校,通过 B2B2C模式,提供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构建一流的工程教育云平台。

东软睿道在线平台是按“在线测评-课程学习-项目训练-推荐就业”的逻辑,培养 IT 人才,具有强大的专业后台技能树、知识库支撑,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路径,学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记录,还可以在线上进行预习、复习、练习和线上交流, 实现线上线下双模式互动教学。 线上课程设置与测评知识点技能树相匹配,保持学习指导 的科学性及连续性。项目建设紧扣测评及课程体系,贯通网站“做测试-学课程-做项目”的 学习逻辑流程;通过完善的项目组织形式及项目开发交互途径,真实模拟项目开发过程,大 幅提升学习效果。

8.东软睿道人才培养领先优势

2016 年东软睿道根据个体的学习习惯、学习路径和企业实际用人标准,设计了针对个体全面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和方法学,开发了快速提升实践能力的多种技术方向课程。

在方案施过程中,以项目驱动教学,使培训项目逐级按阶段分解,按阶段检查,通过分 析完成该实训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使学员更接近企业用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