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系成立于2004年。自建系以来,该系一直强调数字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强调产学深度融合,并致力于为数字内容产业培养急需的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需求,该系面向动漫游戏、影视制作、视觉设计、虚拟现实等领域,相继设立了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共5个本科专业,构建了专门服务于数字内容产业的数字艺术专业群,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系统掌握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和新应用,在数字内容创意设计与产品开发方面拥有核心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该系明确提出了以工作室引领TOPCARES-CDIO教学改革,全面实施“TOPCARES-CDIO+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该系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突出体现在:动画专业在2012年获批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型数字艺术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在2013年获得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在2013年获批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在2013年获批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画专业在2014年参加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中取得了全省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而且,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80余项,并涌现出一批大学生创业典范。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该系建设了大量的专业实验室/工作室,包括艺创空间、公共空间艺术实验室、手工艺术实验室、二维动画实验室、影视特效实验室、微电影实验室、数字校色实验室、数码演播厅、摄影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印刷实验室、装饰画定制实验室、3D打印创客实验室、虚拟现实创客实验室、东软云观移动新媒体创客实验室、后期合成实验室、插画漫画工作室、游戏设计工作室、先后设计工作室、3D动画工作室、联合弄创意设计工作室、天地长弘影视工作室、晶锐影视工作室、IF Studio工作室、V2D工作室、V3D工作室、UCD设计工作室等;并建设了大连市微电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大连市虚拟现实创新设计与应用研发重点实验室1个;同时与60多家企业共建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数字艺术实践教育基地在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该系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各类长短期出国留学和交流实习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留学和交流实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