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的俄语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商务知识,能够运用俄语开展商务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在外事、新闻、教育、经贸、电商、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外贸专员、客服专员、电商运营、销售代表、导游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俄语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体育、创新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创业者的成长之路、从非商业计划到商业计划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基础俄语,基础俄语视听说,商务俄语阅读,高级俄语,俄语实践语法,俄语会话,基础俄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二外),商务俄语视听说,国际商务礼仪,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毕业实训等。
专业特色创新课程:俄汉听说(中俄共同课堂)、经贸俄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针对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俄语系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化”“国际化”,保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1)课内教学实践环节:按照“以项目为导向,学以致用”的原则,对理论学期的每门核心主干课程都按照各个课程的特点,设置了三级项目。如:俄语原声模仿诵读、俄文书法比赛、俄语情景剧表演、俄语辩论赛、国情知识竞赛等,通过让学生自行构思、设计、组织实施和制作项目成果物,提高学生俄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构思、设计和组织实施项目的能力。
(2)课外活动实践环节:按照“课外实践活动要与课内理论教学相结合、与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依托校内“外语教学实践基地”、“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以及“SOVO”三大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我校俄罗斯留学生资源,“一体化”设计了一系列由中俄学生共同参与,国际化特色浓厚的素质教育活动。如:俄语沙龙、“魅力俄罗斯”专题讲座、中俄最强大脑知识竞赛、俄语听说大赛、俄语影视配音大赛、俄文朗诵会、俄罗斯戏剧节、俄罗斯谢肉节、俄罗斯胜利日、俄罗斯文化周等,为俄语专业学生营造俄语学习环境与氛围。同时,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俄语大赛”、“俄罗斯文艺翻译大赛”等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比赛, 以及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
(3)实践学期教学环节: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根据大一至大三年级理论学期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构建了逐级递进的“基本能力实训、专业能力实训、综合能力实训”实践学期教学体系,分别在每个年级的实践学期组织实施。“基本能力实训”主要是针对大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以迎接俄罗斯留学生新生报到、国际教育学院外事接待等真实项目为背景,由俄语专业学生自行设计接待方案,自行组织实施,从而锻炼学生的商务礼仪、接待流程等商业服务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加入《俄语办公自动化》的学习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在俄语平台环境下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能力。“专业能力实训”主要是针对大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以模拟中俄公司商务洽谈为背景,通过组建模拟公司、对外联络、商品调研、商务谈判、签订贸易合同、商务运营等模块实践,培养学生用俄语解决实际商务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实训”主要是针对大三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以跨境电商为背景,通过开发和组建跨境电商模拟或真实平台,进行商务实务演练,培养学生商务实战能力。
(4)实训、实习环节:按照“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与行业、企业、实务部门等共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协同育人”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主要是针对大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俄语商务口笔译、俄语商务技能训练等校内实训环节,以及赴国内外校企合作企业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短期培训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商务实战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俄语专业八级过级、以及学生毕业后考研、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业领域:
(1)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从事翻译、对外随访交流、边检等工作;
(2)新闻传媒机构和出版社:从事翻译、编辑、采访等工作;
(3)院校类:在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从事俄语教学、国际交流行政工作;
(4)跨国型企业及办事处(中企国外办事处和外企中国办事处):可从事商务助理、商务翻译、外贸专员、海外营销代表、项目执行工作;
(5)旅游业:旅游公司、航空公司,运用语言优势,从事国际商旅服务工作;
(6)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