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70101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本领过硬的、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数学教育、金融和管理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能在毕业5年左右成为科技、数学教育、金融和管理等领域的骨干。
三、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年:四年,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
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2.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分析、代数、几何和随机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具备较多的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文学、哲学、历史、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能力要求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应基本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运用能力,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新的知识等基本能力;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沟通协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发展与具体开设课程之间的关系
核心知识、能力名称 |
主要支撑课程或环节 |
所在模块 |
思想品德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 |
通识课 |
数学基本能力 |
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学实验、数学模型、运筹学、数值分析、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等 |
专业课 |
计算机技术水平 |
计算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应用、离散数学、网页制作、统计软件、数据处理与挖掘等 |
专业课 |
物理背景、数学动态 |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近世代数、泛函分析、微分几何、拓扑学、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等 |
专业课 |
综合素质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语文、民大视野、文化与艺术、经济与社会、创新与创业、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等 |
通识课、实践教学 |
五、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核心课程: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概率论、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
2.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数学实验、数值分析实验、运筹学实验、数学建模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