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

text

建筑学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82801 专业名称:建筑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本领过硬的、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掌握建筑学专业知识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建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创新思维、开放视野和民族文化传承素养,主要在建筑设计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三、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年:五年,学习年限为四至七年

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2、知识要求

建筑学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以下知识:

1)综合知识

工具性知识:基本掌握1门外语,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掌握可持续发展观念;熟悉一般的科技研究方法,熟悉科技写作。

人文社科知识:了解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发展史等方面的必要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趋势;了解文学、艺术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若干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熟悉高等数学基本原理;了解物理学、力学、材料学、测量学、生态学、信息工程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2)专业知识:

了解建筑学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历史,掌握建筑学学科相关的基本方法论,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掌握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熟悉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建筑数字技术、城市设计、城乡规划、贵州民族地域建筑的基本知识;熟悉与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相关的法规、方针、政策。

了解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了解建筑管理、施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

建筑学专业学生应基本具备以下能力:

(1)专业能力

掌握与建筑学相关的设计表达方法;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方法;熟悉建筑学专业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室内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的基本设计规划方法。

(2)获得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自主学习并不断提升的能力。具有根据相关知识和要求,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完成设计方案的能力。

(3)表达和协调的能力

具有图形、文字、口语等表达设计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组织、协调、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4)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具备创新意识,具有开放的视野、批判的意识、敏锐的思维及与之相应的创新设计能力。在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和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具备运用基本设计方法创新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创造具有美感的建筑、空间和环境的能力。

5)综合素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愿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服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诚实正直,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民族文化传承精神。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具备较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良好的艺术修养,熟悉中外优秀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

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掌握一定的设计与研究方法,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发展与具体开设课程之间的关系

核心知识、能力名称

主要支撑课程或环节

所在模块

专业知识及能力

建筑学概论、素描、水彩、建筑设计初步、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制图与表达、建筑画技法、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城市设计概论、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室内设计原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设计、建筑师业务、建筑法规、城乡规划原理、贵州民族地域建筑、建筑策划、建筑认识实习、素描实习、色彩实习、快题设计、历史建筑测绘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课程

集中实践教学

获得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建筑学概论、建筑设计、生产实习

专业课程

集中实践教学

表达和协调的能力

建筑设计、生产实习

专业课程

集中实践教学

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建筑设计、建筑批评学、贵州民族地域建筑、建筑初步、创新创业实践环节

专业课程

集中实践教学

综合素质

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策划与写作、素描、水彩、贵州民俗概览、民族工艺美术、建筑美学、建筑摄影、民族音乐、建筑色彩、建筑师业务、生态建筑设计概论

通识课

专业课

五、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建筑构造、城乡规划原理、建筑物理、建筑设计、贵州民族地域建筑。

2.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劳动教育、素描实习、色彩实习、快题设计、建筑认识实习、历史建筑测绘实习、施工图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