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江西农业大学!

text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源于1936年成立的“江西省兽医专科学校”,历经“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牧医系”和“江西农业大学牧医系”。1992年成立“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师资条件】现有在职教工117人,其中正高30人,副高49人,博士6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学院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50余人次,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及相关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50余人次。并聘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科专业建设】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现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4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一级博士点(畜牧学),4个二级博士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动物健康与安全生产),7个学术型硕士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水生生物生产学),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兽医专业学位硕士,农业推广养殖领域硕士和渔业专业学位硕士)。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是江西省高水平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预防兽医学、动物生产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是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教学科研平台】学院现有各类科研教学实验室2万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拥有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平台4个以及畜禽疾病防治研究所、家禽研究所、动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兽药研究所、蜜蜂研究所和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和防治研究所6个。“动物生产与疾病防控实验中心”为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科研成果】近五年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500多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40余部,获得各类专利20余项。代表性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江西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农业部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等8项。获江西省优秀本科、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动物繁殖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内科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是校级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构建了完善的国内外、本-硕-博-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博士生、硕士生240余人,本科生1100余人。学院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比利时列日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瑞典乌普沙拉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2014年启动了优秀本科生赴海外暑期交换生项目,成效良好。学院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考录国内外博硕士研究生保持在30%以上,各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组建了水产、动物营养、传染病、养禽、养蜂、宠物等课外兴趣小组6个,努力探索第一和第二课堂融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拥有“江西农大种猪场”和“江西农大兽医院”等校内实践基地,在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学院积极与校外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建立了2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

咨询电话:0791-8381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