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河北大学!

img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命科学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初步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智能系统、医疗仪器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学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医学成像原理与设备、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金工、电子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医学智能系统和医疗仪器设计、开发、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精神等。

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和养成的素质: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医学信号分析系统、医学智能影像系统、医疗仪器设计、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医学信号分析系统、医学智能影像系统、医疗仪器系统设计、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生物医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医学信号分析系统、医学智能影像系统、医疗仪器,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涉及医学信号分析系统、医学智能影像系统、医疗仪器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医学信号分析系统、医学智能影像系统、医疗仪器设计、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生物医学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生物医学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生物医学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生物医学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医学电子学、医学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设备、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信号与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生物传感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解剖生理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医疗软件课程设计、医学智能系统课程设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单片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特色: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现代电子技术解决生物和医学中有关问题的边缘学科。主要综合电子学、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本专业始建于2006年,经过多年建设和改革形成以下专业特色:

1、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1人,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河北省机器学习学会副理事长1人。目前在生物医学影像、生物医学信号分析、组织工程与神经工程等方向已有若干颇具影响力的成果。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将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具体的研究方向如:生物医学影像、生物医学信息系统、康复医学等开展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2、本专业依托数字医疗与电子健康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有近千平米的专业实验室,包括医学电子学与生物传感器实验室、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人体康复与动作捕捉实验室和太赫兹成像实验室,具有完善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设备,在河北省内建立有多处实验基地,为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3、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共获得“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3项,其中“多维医学影像融合平台”项目获得国家银奖,打破了河北省零的突破,“心电宝”和“医衣相伴”项目获得国家铜奖,以及省级奖项6项;获得挑战杯、创青春大赛省级奖项5项;2019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获特等奖1项,1等奖2项,3等奖1项。

4、本专业的定位把生物医学智能系统、医疗仪器为重点培养方向。同时对课程结构、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生物医学智能系统、医疗仪器方向上,其依据是:1.开设此专业可选择的方向有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号分析、医学成像设备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等;2.选择的培养方向充分考虑了原有师资、设备等基础办学条件;3.按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该学科致力于人的防病、治病、康复和健康,致力于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因此,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将始终是朝阳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核心内容,即医疗仪器在美国已成为支柱产业。对具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整个社会以及政府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医疗仪器的今天,医疗仪器也必将很快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同时产业界对具有医疗健康产品研发能力和从事医疗设备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的技术人才,将会有大量的、持续的需求。

就业前景:本专业就业面广,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9%,主要去向为研究机构,医院影像、设备、临床工程、信息中心等相关科室,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毕业生工作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国内双一流大学继续研究深造;2、医疗器械企业,到医疗仪器企业做研发、销售、维修;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知识面广,包括很多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一部分毕业生进入此类企业工作;4、报考相关方向的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