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通信工程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掌握信息与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职业道德观,能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中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支持和技术管理、教学等工作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2个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掌握通信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及电子电路等工程基础和通信专业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提供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特定需求进行软硬件模块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方案,获取、分析处理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针对通信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合理地选择开发工具,恰当地使用资源,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基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背景知识,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可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带来的影响,并理解因实施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信息与通信产业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毕业要求10 沟通: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就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地书面及口头沟通和交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加以应用。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追踪通信领域发展动态,具备不断学习及适应发展的能力。
专业特色:通信工程专业成立于1997年,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以下专业特色:
1. 本专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河北省第一个通信方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成为河北省第一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这标志着该专业的培养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2. 本专业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专业认证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于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本专业形成了5G移动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为方向,基础与应用相融合的专业特色。
4. 本专业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平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通过互联网+、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双创项目等多个平台,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效支持。同时与大唐、中兴、河北移动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协同育人,实现高校与业界优势互补。
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涉及通信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大唐;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互联网企业:如阿里、京东、网易;金融类企业:如银行、证券;以及其他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制造、生产、运维或教学、管理等工作。
5G商用时代的帷幕已开启,它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它拉动的价值不仅是通信行业本身,更是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5G不仅会成为全球新一轮网络的发展机遇,也会为各项新兴技术崛起创造机会,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