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1

text

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下设数学与信息应用系、大学信息技术教学部、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系。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8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物理学四个专业属师范类专业。现在在校生1240余人。2020年投入招生的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此处视最后招生计划进行调整)

数学与信息技术系

2001年成立以来,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两个专业一直招收本科生。不仅承担着本系两个专业的培养与教学任务,还担负起全院数学公共课和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工作。

数学与信息技术系始终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主线,通过多年的办学探索与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厚基础、强应用、重实践”的育人模式。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突出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全省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数学建模、数学竞赛和电脑设计竞赛等各类比赛中,共获国家奖励20余项,省级奖励百余项。建系至今已有逾百名毕业生被德国汉堡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多数学生已经成为任职学校的骨干教师。一些进入保险、证券、银行等行业工作的学生,也以他们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秉承“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数学与信息技术系不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同时依托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专业方向布局合理、教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讲师11人,博士9人,硕士25人。

数学与应用数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思维和教师教育技能的训练,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大学物理、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几何、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数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技、教育、经济和企事业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和开发等工作,或继续攻读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具有良好外语运用能力,并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线性代数、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理论、离散数学、软件体系结构、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中等专科学校、职业学校、中、小学等教育单位担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能在科研部门、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部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部建设于学院建院之初,该教学部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该部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此外还负责组织开展校内外大学生电脑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课外竞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科学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执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为我院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使用软件的基本技能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学生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夯实专业基础。

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

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成立于2004年9月,前身是地理系,2014年12月更名为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现有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

依托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老师30人,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9人,硕士21人。配有四个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地信实验室,土壤实验室,气候气象实验室)一个标本展室和一个专业多功能教室。

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以质图强,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年年均就业率在92%以上,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地理教育、旅游管理、城乡规划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近三年考研升学率均在26%以上,一批本科毕业生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985”、“211”高校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地理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教师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较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地理、测量地图学、地球概论、地貌学、气候与气象学、城市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计量地理学、景观生态学、世界地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的工作,同时具有在政府部门、需要地理专业知识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能力,具有参与区域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

地理信息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坚实地理信息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好掌握测绘科学与技术、地图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地理信息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数据结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NSS 原理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能够在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城市管理、规划、水利、交通、电力等领域从事地理信息工程设计、开发、生产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三个专业,拥有基础物理、实验物理、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电子技术实验等四个教研室和物理、电子技术、信号处理、电子科技创新等四个专业实验室(平台),专业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室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单价八百元以上实验设备总值达600余万元。目前已构建起层次合理、设备比较齐全的“四位一体”实践平台:以专业实验室为核心,构建课程实验平台;以大学生电子科技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为核心,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以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建立工程研发平台;以校—企、校—校合作基地为核心,建立实践应用(教育实习)平台。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师资队伍在学历层次、年龄层次、学缘分布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优势。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16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研究生导师9人。“十三五”以来,教师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余项,在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学术论文被 SCI、EI检索的达40余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在加强理论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重视实验、实践环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近3年来,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大赛、电子技术竞赛等各类比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质量高,位列全省高校同类专业的前茅。

物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理论、实验技能和教师专业技能,较好的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子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其他中等专业学校进行物理教学的专任教师、教育研究与管理人员,或继续攻读物理学和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或从事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与生产的具体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工程图学、电路分析、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线性代数、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FPGA与数字系统设计、PCB制图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在电子、通信等公司企业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研发、维护、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人工智能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分析解决复杂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跟踪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深度学习框架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机器学习、Python编程、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物联网通信技术、Andriod应用程序开发、数据挖掘、Java编程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课程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不仅能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内的研究、设计、开发等方面工作,还能从事智能互联、智能网络、智能金融、智能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工作,或攻读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

版权所有©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高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