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text

请双手接好青院四个系的暑假三下乡行程

夏日炎炎,想必很多同学在家随便摆个“葛优躺”就着空调和WIFI更搭配吧~小编君也是在空调+电脑的组合下来向你们汇报各个系的老师、学生干部以及志愿者们的行程咯~

旅游商务系

由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旅游商务系和南昌地铁公司联手打造的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旅游商务系—“美丽南昌”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暨地铁小鲜鹭志愿者服务队,此次志愿者活动为期两个月。历经一个月的志愿活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此次志愿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爱护环境、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公益等为重点工作,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收益”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骄阳似火的7月挡不住我们前往赣江边的热情和决心。九位志愿者左手提着环保袋,右手握着钳子,在江边不起眼的角落里,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垃圾,每位志愿者的环保袋一下子就装的满满的,可是他们还是觉得垃圾太多了,捡不干净。于是看到路过的路人便向他们宣传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一路欢声笑语,体现了青年人得活力与朝气。这种保护环境气氛被渲染的更加热烈。这次的活动不仅使志愿者成长,让他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他们身上的责任。

为了秉承环保理念,加强环保意识,小鲜鹭志愿者流动服务队开展了“爱护环境文明宣讲进社区”的宣传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将环保理念带到更多人的身边,增强环保意识,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九个青年志愿者到了省府大院社区开始了宣传文明、提倡环保的活动。在省府大院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社区的居民,讲述了一个多小时的的爱护环境,文明出行主题宣讲。此次宣讲不仅让居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居民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南昌气温居高不下炙烤大地,给环卫工人的城市清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这群城市最可爱的人,并呼吁广大市民“爱护环境 自身做起”。小鲜鹭流动服务队九名志愿者们顶着炎炎烈日,为红角洲、经开区近300名环卫工人送去“清凉大礼包”。发放现场,志愿者将装满运动水杯、太阳帽、天堂伞、及防暑药品等的爱心大礼包依次发放到环卫工人手中。负责青岚大道环卫工作陈淑芳阿姨表示:很开心、很感动能收到如此实用又贴心的礼物,从事环卫工作已近六年,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很骄傲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双手,为大家创造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坚持学做结合、学思结合、真正达到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美丽南昌的目的,取得了切实的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一些重要媒体的广泛关注,我系学生也受到了南昌地铁公司的一致好评

工程技术系

7月8日上午9点,艳阳初照,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工程技术系“三下乡”———科技下乡团队再次来到江景小区,今天的志愿服务也似灿烂的骄阳,绚丽开场!

“服务社区”今天依然是我们的主题,通过昨天的实践,拉近了我们与居民们的距离,从陌生变得熟悉,我们不仅仅与居民们的电脑打交道,也开始与居民进行交流,与此同时,针对计算机日常维护和网络使用安全对他们进行知识宣传,更实用的是在这炎炎夏日计算机温度容易过高,志愿者们也温馨的给他们提出了高温降暑措施

今天的活动即将迎来落幕,在离开前,我们的带队老师与小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代表交换联系方式,我们一同期待下次活动的相遇!

在这次志愿活动中让我们将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之中,并帮助他人,更重要的是,经过带队老师及成员们的共同努力,这次工程技术系第一届“三下乡”为工程技术系下届的“三下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希望下次,我们工程技术系的科技下乡越走越远!

经济管理系

为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于2016年7月18日正式启动。在朱烜伯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社区进行“预防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的同学们把事先做好的宣传海报和传单为社区群众详细介绍了关于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和预防方案,并用脍炙人口的防骗口诀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于网络诈骗的认识。

此次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也表示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愿意通过参加更多的此类志愿活动,为社会的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会工作系

为响应我省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在学院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社会工作系选派丁艺龙老师于2016年7月12日—16日带领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教育关爱服务团,到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社会工作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社工服务+艺术教育”为特色模式组织和开展,形成了“法治·先行”——青少年暑期安全自护教育、“乐学·助行”——青少年课业辅导课堂、“拉手·携行”——青少年自信心提升小组、“趣味·益行”——青少年兴趣培养小组等四大服务内容。同时开展了以留守儿童暑期服务需求评估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法治·先行”——青少年暑期安全自护教育活动旨在预防青少年暑期危险事件的发生,活动包括两个模块。第一模块是由丁艺龙老师以讲授方式开展的暑期安全教育课堂,主要讲述暑期安全风险类型和防范方法,以及参与服务活动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由大学生负责接送,青少年在活动结束后必须先回家。第二模块是由廖雪霏老师以示范教学法开展的防溺水教育和溺水自救互救急救训练。廖雪霏老师将课堂放在水塘边进行,在真实情景下开展互动教学。同时请志愿者扮演溺水人员,详细讲解溺水急救方法,并演示急救过程,再通过青少年亲身体验讲解急救要点和注意事项。廖雪霏老师的急救课堂轻松、活泼且效果明显。

“乐学·助行”——青少年课业辅导课堂旨在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业困难。课业辅导包括作业辅导、古文学习和讲故事三个模块内容。作业辅导在活动期间每天下午开展,留守儿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作业,再由大学生志愿者检查和辅导。古文学习活动在每天上午活动时间内的最初半小时,活动期间留守儿童学习并背诵了很多国学经典篇章。讲故事活动与作业辅导活动同时开展,主要服务完成暑假作业的青少年,由社会工作系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学生负责开展,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增强了留守儿童看书的积极性。

“拉手·携行”——青少年自信心提升小组旨在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成长。自信心提升小组活动共有三节,第一节以小组建立为主题,建立专业关系;第二节以发现特别的我为主题,促进留守儿童的自我接纳;第三节以发现优秀的我为主题,强化留守儿童对自身优点的认知。自信心提升小组中有趣的游戏、组员间的肯定和鼓励等等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撑起了一把伞,体现了社会工作系的专业优势,彰显了专业服务的作用和意义。

“趣味·益行”——青少年兴趣培养小组旨在通过艺术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的开展。社会工作系青管专业的学生转换为老师身份,为留守儿童精心准备了简笔画课堂、手工课堂和舞蹈课堂。兴趣课堂受到留守儿童的极大喜爱,认认真真一笔一笔地绘画、静心设计手工作品并制作,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习舞蹈。留守儿童在兴趣课堂上体验了快乐、发现了兴趣,收获了成就。

社会工作系以“社工服务+艺术教育”为特色模式组织和开展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受到了松湖镇领导、和平小学余校长、和平村村主任及村民的肯定和赞赏,得到了留守儿童的青睐和喜欢。社会工作系暑期“三下乡”活动成为了留守儿童漫长暑假的一个美妙乐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社会工作系自2012年以来先后在南昌市新建区9所小学长期开展支教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的又一次创新融合和集中体现。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号召下,社会工作系以关爱留守儿童为支点,以“不走秀、求实效、不求大、求精深”为指导,以“帮扶对象明确、帮扶目的明确”为要求,积极探索支教活动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创新开展教育扶贫活动,为实现持久地、常态化地服务留守儿童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