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全校组织开展各项资助工作的基础。全校各班级认定评议小组根据校院两级制定实施细则及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组织民主评议并将结果报学院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学院审核、公示后提交校学生工作处备案。
二、认定机构
(一)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认定工作。
(二)各学院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三)各学院以班级(或年级、专业)为单位,成立以班主任(或年级辅导员、系主任)任组长,辅导员、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
三、认定依据
(一)各学院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结合学生日常消费水平,参照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民政部门提供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自治区确定的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订学院的认定工作方案。制订工作方案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各学院认定工作方案报学生工作处备案。
(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置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个档,原则上将以上三档比例设定为3:2:1并对每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适当做出排序。
四、认定程序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中心、院认定工作组、班级(或年级、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采取班级(或年级、专业)民主评议、学院综合评定、学校审批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三)学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在校生欲申请认定,可从校学生工作处网页直接下载《调查表》。
(四)凡初次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和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
(五)每学年开学时,学生工作处布置启动全校认定工作。学院各认定评议小组组织学生填写《内蒙古工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并负责收集《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认定程序为:学院各班级(或年级、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表》和《调查表》,按照学院制定的工作细则,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组织民主评议,认真确定本班级(或年级、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报学院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七)对已被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可只提交《申请表》,不再提交《调查表》。
(八)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院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学院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校学生工作处提请复议。校学生工作处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学院应做出调整。
五、认定后的监督与管理
学生工作处和学院认定工作组每学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金。情节严重的,学校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