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系
护理系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有近70年办学底蕴的哲盟卫校护理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余人,教职工53名,副高级以上职称10人,硕士学历(学位)9人,"双师素质"教师占50%以上,获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人、自治区"最美教师"1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11人、自治区级优秀指导教师18人、全区"技术能手"获得者4人。近年来,护理系先后荣获各级各类荣誉158项,其中,荣获国家级奖项42项,自治区级奖项50项,市、院级奖项66项。
护理系获评自治区教学成果奖2项、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荣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自治区教师创新团队、全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是教育部首批"1+X"养老照护、母婴护理试点、自治区首批"岗课赛证"融通特色专业试点、自治区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建设项目、自治区"三全育人"试点院系。
护理系现有护理、助产两个专业,口腔护理、老年护理两个专业方向,其中护理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
护理综合实训楼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是全区最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单体独栋护理综合实训大楼。建有护理、助产专业实训室42间、机房2间。拥有手术室、ICU、分娩室、待产室、院前急救现场等模拟实训大厅;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急救护理等理实一体实训室;虚拟医院、临床护理思维训练系统等智能化仿真交互教学设备,是集合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科研创新、技能大赛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共享型虚拟仿真校内实训基地。
护理系积极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实践育人模式,是全国首批护理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评价试点单位、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急救教育试点院校、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项目集训基地、自治区医护类"1+X"牵头单位、自治区红十字示范院校、自治区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通辽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护理专业(自治区品牌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护理、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老年护理、急危重症护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相关机构的护理岗位,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康养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
助产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护理、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助产学、妇女保健与优生优育、婴幼儿早期教育、母婴照护、遗传学基础、助产伦理与法律法规、护理心理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各级医疗卫生和服务机构,从事助产、母婴保健、护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工作。
获奖情况: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团体一等奖
2023年自治区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团体一等奖
2023年第二届全国现场救护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
2023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校园急救与救护技术(医卫组)三等奖2项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救在身边校园守护"首届校园应急救护大赛团体三等奖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育婴员项目金奖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暨首届救护员技能大赛三等奖
202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24年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视频简历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实习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
黑龙江省医院
天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
中一东北国际医院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
内蒙古一九国际总医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通辽市人民医院
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辽市中医医院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四人民医院
赤峰市医院
赤峰市第二医院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赤峰市松山医院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兴安盟人民医院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巴彦淖尔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