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2011年正式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6个亚专科病区特色与优势显著,达国内领先,全省领衔水平:肺结节和肿瘤、气道疾病、哮喘专科、呼吸重症、睡眠呼吸病以及平战结合的发热病房。已构建完善的河南省呼吸疑难病与危重症诊治平台,以及呼吸疾病防治网络。
学科目前核定床位390张,其中RICU40张。 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河南省呼吸医学中心、河南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呼吸内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肺结节诊治中心、河南省慢阻肺防治中心依托建设单位。拥有2个省厅级呼吸疾病实验室(河南省呼吸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肺结节诊治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省级呼吸疾病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数字肺人工智能诊治工程中心、河南省物联网呼吸慢病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成果转化平台(呼吸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转化科学家工作室、国际介入呼吸病学创新引智基地)。
学科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46人,高级职称3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5名,留学归国人员16名。2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中原千人计划”。并且成功孵育2个创新团队:“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气道病及肺癌诊断与治疗”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
目前开展的技术包括呼吸循环重症监护、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呼吸康复、ECMO、肺移植、中西医结合、人工肝、血透血滤结合、EIT、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热消融技术(高频电切、氩气刀等)、冷冻切除术、气管/支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气管和支气管瘘封堵术、支气管镜下肺减容术、全肺灌洗术、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疗术、支气管热成形术,硬质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Lungpro 导航系统等。且建设有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呼吸免疫实验室、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实验室、呼吸介入现场快速诊断室,具有较高的常见呼吸疾病、呼吸衰竭与内科危重症、呼吸疑难病、罕见病的诊疗能力。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肺结节诊断技术,形成了肺结节临床诊断路径,并用定量分析追踪的方法形成了肺结节患者的诊断分析报告。成立“河南省肺结节诊治中心”,建立“人工智能远程会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