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郑州大学研究生!

img

魏涛

魏涛(1978—),男,陕西长安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冯友兰研究会理事,《中州儒学文化》编辑部副主任,《中原儒学》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儒学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五年来,先后主持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张载佚书《礼记说》辑考”、河南省教育厅项目“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选择”、郑州市项目“二程理学对中原思想的文化价值提升与文化辐射作用对郑州市打造城市文化品格的影响”、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关学文库”子课题“李复《潏水集》整理”,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关学思想史”1项。目前主持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马光重要哲学文献的整理与思想体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张载佚书《礼记说》辑注及其研究”、河南省社科基金“关洛学术争鸣与北宋理学的发展研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发展”、郑州大学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北宋儒学的学派冲突与理论重构路径研究”等科研项目,计获批经费40余万元。参与完成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转型研究”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目前主持校级本科生教改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会通教学模式对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研究”、研究生教改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新时期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研究”,另还参与了省级教改项目1项。出版著作两部,先后在《孔子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宋史研究论丛》、《中国社会科院研究生院学报》、《理论月刊》、《晋阳学刊》、《河南日报》(理论版)等国内重要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论文2篇,近10篇被摘要题录。在《河南日报》(理论版)发表的《汲取传统儒学营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先后被中国社科网、光明网等十余家网站全文转载,引起了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近三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央编译局优秀论文奖1项,省社科联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

近年来还不断拓展对外学术交流,围绕十八大以来所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聚焦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广泛进行理论宣传,提升了该同志和我院的社会影响力。先后应邀参加了“河南省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二程理学的现代价值高层论坛”,清华大学-郑州大学联办的“书院文化与大学精神”会议、“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层论坛”、“河南省礼义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中国哲学与哲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9月24-29日,应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每五年一次的世界儒学界最高规格会议“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五届会员大会”,同与会代表一起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接见。向大会提交的《传统儒学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重塑》一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并作大会交流发言,发言情况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6日进行了摘要报道,在该次大会上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推荐被选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为我省唯一进入该组织的与会代表。由于在理论宣讲方面的突出贡献,2014年11月,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