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朝阳,男,汉族,1979年5月出生,山东临沂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致公党党员,硕士生导师。2001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2004年获山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10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从事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生态监测与评估、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研究方向,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的“中国典型脆弱区—生态交错带特征评估与保护规划研究”和“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等研究均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区域生态修复与生态资产增值技术及应用”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呼和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曾获“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环境部、国家长江中心、环保公益类以及地方咨询等生态环保领域重点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本。在《地理科学》、《生态学报》、《环境监测》、《草业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技术学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期刊担任审稿人。
(教育/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4.9-2007.7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自然地理学 理学博士
2001.9-2004.7 山东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 理学硕士
1997.9-2001.7 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 理学学士
主要工作经历
2017.1-至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2009.12-2016.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2007.10-2009.1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社会兼职)
《地理科学》、《生态学报》、《环境监测》、《草业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技术学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
生态监测与评估、生态保护与修复
(学术成果)(近五年)
代表性论文
1. Zhang L, Zhang Z, Feng C*, Tian M, Gao Y. Impact of various vegetation configurations on traffic fine particle pollutants in a street canyon for different wind regim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789:147960.
2. ZHANG L, YANG C, LI S等. Quantific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analysis of spatio-seasonal variations of unrealized demand for air purification service in Beijing : A risk management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72(February): 133635.
3. Diao Z, Su D, Ye S, Zheng Z, Feng C*.An 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Pattern Dynamic Changes and Driving Force In Huihe Basi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955-959:4078-4082.
4. Zhang B, Yin L, Zhang S, Feng C*. Assessment on characteristics of LUCC process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in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J]. 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 2016, 9(1):83-93.
5. 吕聪,潘学平,冯朝阳*,钱金平.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覆盖度估算的光谱模型及其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04):62-67.
6. 马欢,冯朝阳*,宋婷,计伟,杨娇,李付杰.1990—2018年赤水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1,11(03):428-436.
7. 计伟,刘海江,高吉喜,马欢,宋婷,高艳妮,冯朝阳*.黄河流域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34(07):1700-1709.
8. 陈艳梅,高吉喜,年蔚,张璐,冯朝阳*.风域视角京津冀生态廊道空间格局识别[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07):3418-3426.
9. 吴楠,陈红枫,匡丕东,冯朝阳*,蒋洪强,吴文俊,李岱青,赵洋尘.生态保护红线区干扰退化风险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生态学报,2020,40(16):5571-5578.
10. 杨彩云,王世曦,杨春艳,冯朝阳*,高艳妮,孙倩莹.川藏铁路沿线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03):174-182.
11. 吴楠,陈红枫,冯朝阳*,蒋洪强,吴文俊,李岱青,赵洋尘.基于土地覆被变化的安徽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05):1119-1127.
专利
1. 高吉喜,陈艳梅,吕世海,冯朝阳,叶生星,一种草地地上干物质量遥感估测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218228.4;
2. 郑志荣,冯朝阳,刁兆岩,叶生星,吕世海,一种电动式土壤取样器及其取土管的拔取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1235395.9;
3. 高吉喜,周佳雯,时忠杰,冯朝阳,田美荣,邹长新,王燕,张小华,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北方针叶林枯落物的分解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999991.8;
4. 郑志荣,冯朝阳,吕世海,一种饱和含水量状态植物组织的制备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1456492.6;
学术专著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应用案例,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1.10,ISBN 978-7-5111-4911-4.
(联系邮箱)
fengchy@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