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郑州大学研究生!

img

一级学科专业介绍——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概况

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是郑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单位之一。郑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国家“双一流”高校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1998 年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 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 年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设立“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0 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电子信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科定位于信息技术领域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始终坚持植根郑州、服务河南、争创一流、辐射全国的发展理念,为国家和河南省通信与信息技术相关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 17 名、副教授 8 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43 名,具有海外留学和研究经历教师 30 余人。信号处理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加拿大两院院士黄榦任教授,日本通信网络专家工程院院士,IEEE Life Fellow佐藤拓朗教授,IEEE通信学会主席Vijay Bhargava教授等十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受聘为学科讲座/荣誉教授。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学科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重大科技战略需求,结合学科定位、特点与特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力量。

学科生源主要来自国内各高校,其中本校生源约占30%,省内其他院校占30%,省外高校占40%。近3年平均报考录取比达4.3:1,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学科依托电子材料与系统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网络和数据分析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激光与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先进移动通信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形成了智能信息处理、宽带无线通信、通信信号处理、光通信网络与器件等四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随着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学科实力近年来得到显著提升。在5G物理层信息安全、因子图消息传递算法、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与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的科研成果;建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大规模MIMO 和毫米波通信技术原型验证开发平台、3D 沉浸式多媒体技术研究平台 CAVE;在智慧交通、物联网、低剂量 CT 图像处理与辅助诊断等领域,实现了成果的规模应用与转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 80 余项(国家级 20 余项),累计经费 5000 余万元。在高水平科研项目支撑下,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累计发表 IEEE 汇刊、旗舰会议论文等高水平论文 100余篇,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在部分研究方向上已建立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保持强劲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