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是综合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管理、法律、社会、心理等学科发展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到以信息构建的各种空间领域,主要研究网络空间的组成、形态与安全和管理等内容。2021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电子信息等8种专业学位类别专业领域指导性目录的说明》(工程教指委[2021]1号),电子信息(0854)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网络与信息安全”(085412)专业领域。
2018年,郑州大学申请并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点,次年开始招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于2022年开始招生。2018年,郑州大学与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签署了“网信领域军民融合合作协议”,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主线在网信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12月,由郑州大学和信息工程大学联合组建,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性教学科研机构——中原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2021年7月,由信息工程大学和郑州大学牵头组建的河南省第一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2021年9月,郑州大学开设本硕贯通的网络空间安全实验班——嵩山实验班。
本专业依托重大科研平台,注重产学研用协同,构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共育体系,聚焦密码协议分析与设计、分布式计算数据安全、机器学习与网络安全、网络空间主动防御、物联网安全五个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面向国家安全、国防军事、政府机要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旨在培养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具备关键技术攻关能力,能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系统分析设计、工程研发和规划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专业拥有中原网络安全研究院、郑州大学汉威物联网研究院、物联网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所等4个教学科研机构;创立了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协同育人基地、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1个省级人才培育基地;建成了嵩山实验室创新研究基地、河南省智能感知与处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实验室”、河南省软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信息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5个省级科研协作平台。近3年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奖励79项。本学科近3年已毕业研究生140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90%以上。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导师38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为中原网络安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颉院士、胡传平教授、王清贤教授等为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教授10余人。已形成一支以院士和特聘教授领衔,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合、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