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于1996年招收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现有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重庆市“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也是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已招收硕士研究生7届,现有在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2人,本科生15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巴渝(青年)学者2人;硕士生导师33人;教授11人。拥有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2个,重庆市研究生教学团队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4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项,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学院拥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有电子信息类教学科研实验室60余间,实验室总面积9000余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近年来,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专业竞赛中,学生获国家级奖项31项,省市级奖项168余项。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也是学校首批转型发展改革试点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强化学生的数理和学科基础,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型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子设计、EDA技术等。
毕业生可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深造,也可进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公司,从事产品的设计、研发、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是学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专业,设有输变电、配用电、智能电网三个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电气工程导论、电力安全作业、电网管理与电力营销、发电厂电气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电气综合测试、高电压、电气控制与PLC、工厂供配电、电力电子、电力企业实习与实践等。
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考核后,可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就业单位为:国家电网公司省市县分公司、电力设计院、发电厂、电工设备安装或生产企业,研究所或境内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通信工程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移动终端开发技术等ICT行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电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原理、光传输技术、宽带接入技术应用与维护、LTE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规划优化、弱电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与维护、大数据、云计算理论及综合系统应用。
本专业毕业生可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去向为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信服务公司,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企业,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是重庆市政府“十三五”大力发展的工科专业之一,主要培养在相关领域中迫切需要的智能技术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专业设有智能科学与智能技术应用两个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原理、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与处理等。
本专业毕业生可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面向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或考取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