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创建于1987年,为学校“特色发展专业”建设单位。学院现有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五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学科教育(美术)领域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在校专业硕士生17人。学院现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50余人,教授(副教授)1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50%以上,各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15人,特聘教授(美术名家、行业精英等)12人。
学院新建有15000余平米的教学楼和实验实训场地,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版画与印刷实验室、动画制作室、服装缝纫室、立体裁剪室、打版室、针织实践室、化妆间、摄影室等;在建的环境模型室、陶艺实训室、传统绘画临摹室、综合材料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实验设备总价值近1000万元。学院图书资料室美术专业藏书丰富,种类齐全,文献、电子光盘等总量近8万册,现当代艺术画册150多种。学院有校级众创空间8个,创新实践团队、时装表演模特队、服装与服饰创新实践工作坊、传统与生活创新中国画工作坊、万达广场“花漾”创意集市等10余个实训实践平台和50余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画册40余部,国家级、省部级创作、科研项目以及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横向项目经费达500余万元,发表美术论文150余篇,入选国家级、省级美展作品500余件,200余幅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奖,2项教学成果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三峡民间美术”特设课程为重庆市级精品课程。
学生的绘画、设计作品参加国际、全国和省部级展览获奖300余件,获国家级获奖50余件,省部级奖项170余件,曾获教育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件。考上专业艺术院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60余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受到教育部部长“学生有惊人的创造力”的赞誉和肯定。学生就业形势好、范围广,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年就业率均达95%,获得学校“就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有创新设计思维与能力,适应时代视觉文化发展需求,有传统平面(印刷)设计和现代新媒体设计理论与技能,并能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事业单位、文化传播机构、研究单位等从事视觉文化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设计透视、素描、色彩、电脑图形图像设计、图形设计与创意思维、文字创意与版式设计、新媒体设计、VI与导视系统设计、图案与装饰设计、广告策划与文案写作、广告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与模型制作、毕业设计(创作)等课程。
动画
培养目标:注重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专业特性,培养具有国际影视文化视野、具有成熟动漫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能够服务于全产业链系统知识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动漫设计师,能适应动漫设计公司、游戏公司、传媒公司、艺术教育等单位从事动漫设计、教学、研发、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视听语言与分镜设计、原画设计、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动漫场景造型设计、二维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后期合成与剪辑技术、动漫衍生产品设计、CG插画、毕业设计(创作)等课程。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具有当代环境设计理念,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环境设计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能在建筑行业、装饰装修行业、设计机构、研究单位等从事环境设计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中外设计史、中外建筑史、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基础、人体工程学、软装饰设计、手绘设计与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居室空间设计模块、公共空间设计模块、景观设计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展示设计与模型制作、毕业设计(创作)等课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流行文化视野与民族服饰文化底蕴、兼备创新设计与工艺技能,能适应品牌成衣设计、教育、研究、媒体、网络时尚、影视剧组、生产和管理等企事业单位的设计、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的专业课程:中外服装史、服装效果图、服装结构设计、工艺基础、服装CAD、流行成衣设计、创意服装设计、民族元素服装设计、针织服装设计、职业装设计、配饰设计、服装摄影与化妆造型、服装品牌与市场策划、毕业设计(创作)等课程。
美术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美术创作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技能,能适应美术创作、美术编辑、艺术设计、美术宣传、美术教育、美术研究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艺术概论、艺术美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透视学、解剖学、构图学、素描、色彩、专业写生、艺术考察、美术学科教学、艺术现象专题、美术创作理论写作、文学欣赏与写作、毕业设计(创作)等课程及中国画、油画、雕塑与壁画、水性绘画等多个工作室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