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欢迎您报考!

img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50余人,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毕业生可授工学学士学位。各专业毕业后均可报考全国各类硕士研究生。

拥有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个,可招收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研究生规模近40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博士21人、硕士55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5人。还聘任有中兴通讯、中科曙光校企合作班企业任课教师20余人。

学院拥有6个市级教学及科研平台、1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特色专业强有力地保障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现有三峡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物联网与智能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类核心教学团队、三峡库区农业信息化研究生教学团队等6个重庆市级教学及科研平台。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的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总价值约8000万元,建有嵌入式系统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综合实训等33个专业实验室和12个计算机公共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列为“十三·五”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学科(培育),软件工程纳入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获批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化类特色专业,“智慧生态旅游”学科建设群获批重庆市教委立项建设。

学院全职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王钧教授。依托王钧教授柔性引进长江学者2名、国家杰青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外籍波兰和印度院士3名共同组建了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建立起集大数据、人工智能一体化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三峡人工智能学院。自2017年以来学院先后4次承办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国际性学术会议和重庆市级计算机教学教学研讨会。完成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1个、获重庆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个、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个。

拥有2个校企合作实训平台为学院突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彰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坚持“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与工程项目、理论教学与职业素养相结合”专业培养模式,以及近两年来投资5000万元建立起了中兴通讯通信技术实训中心中科曙光产教融合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2个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和“培养——实训——就业”校企一体化联合培养育人体系,为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等方面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组织专业骨干教师指导学生参加2013—2020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4次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参加2011—2020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十年冠。连续近三年获得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5%左右、年终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

                中兴通讯通信技术实训中心

 

      中科曙光产教融合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

 

         物联网创新应用实训平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列为“十三·五”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培育)学科。主要培养具备良好计算机素养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在网络系统、数字家电、移动通讯设备、应用软件等计算机相关领域独立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系统的规划、架构、设计、开发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Web编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Linux网络开发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网络互连与系统集成、无线传感网络。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学科。本专业与中兴通讯校企合作为基础,培养具有较好的软件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测试技术、质量保证方法,具备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网络与安全设计、应用系统设计与管理等专业实践能力,能在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大中型软件项目的设计、编码、测试、维护以及计算机营销、咨询和技术支持工作的应用型软件技术技能型人才。本专业设有移动开发、Java和交互设计三个专业方向。

核心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Java高级编程、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网页设计基础、系统程序设计、前端开发技术、Python程序设计、Android开发技术、嵌入式开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备现代信息管理能力,具备Web系统设计与开发,掌握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大数据项目进行分析处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操作系统及应用(Linux)、HTML5+CSS+JS、Web编程应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等。

本专业依托中科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大数据产教融合应用创新中心,能保障学生在大数据智能分析、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与开发。毕业生适宜到IT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从事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工作。

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物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掌握物联网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组网技术及其与常用工程技术的配合,从事分析和解决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与物联网相关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与综合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自动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电磁波与天线技术、物联网控制技术与智能机器人、物联网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全面掌握大数据基本理论和主流技术(包括大数据采集、存储、挖掘等),能够在IT行业、行政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应用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研发、数据可视化等方面技术服务、综合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大数据导论、Python数据处理与编程、数据挖掘、大数据采集与处理、分布式处理与云计算、算法分析与应用、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