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安全是人类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需求和保障。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技术与管理科学,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科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1年获得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现有研究生导师40余人,其中教授20余人。该学科以矿山安全、建筑消防、工业安全、安全管理为主要研究领域,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二、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较好地掌握安全科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及专门技术工作,具有科研创新意识和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及有关安全监测仪器设备;身心健康。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瓦斯地质理论与应用
该研究方向主要运用瓦斯地质学、煤田地质学、地质构造控制理论、流体力学、地球物理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等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国煤田构造演化特征、构造演化对瓦斯赋存控制作用、瓦斯赋存规律、构造煤的形成及分布规律、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瓦斯地质图编制理论与方法、瓦斯地质方法预测预警技术、瓦斯地质信息管理及可视化技术及方法、煤层气资源评价、低渗煤层增透技术、瓦斯抽采及煤层气开发技术。
2.瓦斯灾害预测与防治
该研究方向主要运用岩石力学、渗流力学、煤岩流体力学等理论和技术等,研究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瓦斯燃烧等重大瓦斯灾害的形成机理、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瓦斯灾害预测的理论、方法及装备,研究瓦斯抽采的理论、技术及装备,探寻提高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瓦斯抽采效果的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装备。
3.通风理论与技术
该研究方向主要应用传热学、流体力学、通风安全学、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论、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研究矿山风流流动与控制;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及污染物传播规律;矿井热害成因与热灾害防治技术;工业场所的通风、供热、空调与污染物监测控制技术,工业环境卫生的检测与评价技术等。
4.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
该研究方向主要应用燃烧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火灾学等理论,研究煤炭自燃倾向性影响因素;煤炭自燃过程中不同阶段标志性产物、温度变化规律;火源探测与定位及高效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建筑火灾的发生、发展及烟气蔓延规律;建筑材料的高温抗火性能;火灾物证调查;火灾情形下的安全疏散及防灭火理论与方法。
5.安全系统工程与管理
该研究方向主要利用安全科学原理及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研究事故的起因与发展变化规律;系统危险辨识、评价与控制;系统安全分析;事故的预测、预防;事故统计分析及调查;安全人机环境关系;系统安全决策;灾害系统管理及事故性灾害的应急救援理论与技术。
6.工业安全技术
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各类工业灾害事故的起因与发展变化规律;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模式理论;事故调查与统计分析;职业病防护及工业卫生技术;灾害和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技术。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