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河南理工大学!

img

工商管理学科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始建于1984年,1998年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会计学和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拥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40人,其中教授15人(含博导2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理工大学二级太行学者和三级太行学者各1人,拥有工商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省级特色专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商管理”省级教学团队,“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省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近五年,学科共承担完成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35项,地方企事业委托项目14项,科研经费302.5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EI、SSCI收录96篇;出版专著23部;获得省部级奖7项。

一、定位与目标

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基于学校的区域优势和鲜明行业特色,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和能源经济发展,培养掌握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理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者和具有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的高级管理人才。重点开展中原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及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

建设目标是:逐步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又有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与工商管理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相适应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导师梯队。力争使该学科的学术水平达到区域内和煤炭行业先进水平,成为本地区和行业内有特色、有影响和竞争力的学科。

二、优势与特色

学科依据数学、信息科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长期立足于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重理论、重实证、重量化”的研究特色和风格。

(1)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资助下,通过对能源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心研究,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赢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并于2015年与中国社科院联合举办了“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

(2)通过对中原历史文化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中原历史文化与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系统总结了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能源科技企业财务治理研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建立了资源型城市政府科技和教育专项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定量评价的关键指标和方法,制定了评价标准,丰富了政府公共支出评价的理论。

三、人才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学科培养系统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跟踪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学术动态,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解决工商管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从事工商管理学科理论、应用研究或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并且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国内外影响

2012-2015年,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注重加强与扩大国内外学术界交流与互动,每年都有专任教师参加国内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通过项目合作和技术服务,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科研经费达到300多万元。近五年培养近百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100%,大部分毕业生在高等学校、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讨会”,受到业内和区域内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在国内产生重要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