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简称“电气学院”)为广西科技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电气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开办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和机器人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800多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0多名。学院设置有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系、电气工程系等4个系部和1个教学实验中心,下设20多个功能实验室、1个创新实验室和创客空间,与多个企业联合共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学院建设有广西高校工业过程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其他学院共建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建设高分卫星遥感广西应用中心,还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实验室、“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学科建设实验室等。学院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1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34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约占66%;具有博士学位19人,在读博士的教师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91%;硕士生导师47人。经过多年建设,电气学院在教学、专业建设、科研、学科建设、学生课外科技和创新活动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2005年自动化专业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授予的优质专业,2009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成为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中的优势专业;2009年“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分层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教学团队“电子设计与实践”获广西区级教学团队;2007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为广西优质专业;2007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校级优质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广西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近年来,电气学院学生积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参加多项课外科技竞赛,成绩斐然,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自治区级奖120多项;“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广西赛区非专业组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广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5项;获得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冠军、亚军20多项;ABB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学院教师结合广西及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等多个项目,在理论上取得一批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0多篇;特别是参与制糖、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的技术开发和改造工作,获得57项发明专利,并实施13项成果转化或应用,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