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笃学 惟实励新

img

陈平


姓名陈平

所属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述 

男,汉族,博士,1964年4月出生,广西兴安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建材行业先进工作者、建材行业劳动模范、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先进工作者、水泥行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广西高校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广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广西科技特派员。任职于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

主要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1980.09-1984.07,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建材学院)无机材料工程(水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08-2003.10,武汉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1986年获助理工程师,1990年获工程师,1995年获高级工程师,历任工艺室主任工程师、工程总设计师等职位;

1998.09-2001.06,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4.09-2010.07,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3年11月至今,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理事、钢渣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硅酸盐学会会员、广西硅酸盐学会会员、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桂林理工大学绿色建材新技术研究所所长。

学科领域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绿色建材与节能建材产品及制备技术研究;固体废渣的资源化利用;高效节能粉磨技术;

主要科研项目

1.  1863计划:多元固废复合制备绿色水泥及混凝土技术与示范-高掺合比工业固废水泥制成清洁生产新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AA06A112),子项主持,2012-201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锰渣微区玻化机制及其胶凝性能研究(51162004),主持,2012-2015;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拜耳法赤泥制备铁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形成机理及胶凝性研究(51362007),主持,2014-2017;

4.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生态水泥绿色制成技术集成(13C26214504845),主持,2014-2017;

5.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多重分选管磨机(09C26214502229),主持,2008-2010;

6.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性能水泥绿色制造工艺和装备-高效节能水泥粉磨系统研究(2006BAF02A24),技术负责,2006-2009;

7.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钢渣矿粉的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开发(2003BA652C),技术负责,2003-2005;

8.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火成岩超细粉掺合料开发(2005EA630020),技术负责并子项主持,2005-2007;

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耐盐耐碱高释水性混凝土内养护材料的分子设计及性能研究(2012GXNSFBA053157),参与,2012-2014;

10.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收缩保温砂浆的孔结构调控及其热物性研究,2014-01-01--2017-03-31;

11.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能力建设,2015-01-01--2015-12-31;

12. 广西高校科研项目:绿色节能建材工程设计及设计研发,2016-04-01--2018-12-31;

13. 广西高校科研项目:用玄武岩微粉-矿渣微粉-石灰石微粉作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方法,2014-01-01--2014-12-31;

14.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混凝土低碳生产技术应用研究及示范—海工硅酸盐水泥的研制与产业化,主要参加,2011-2013;

15.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在高掺量锰渣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示范(桂科转11107024-4),主持,2011-2012;

16.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高活性锰渣矿物掺合料低成本工业化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AA07037),主持,2012-2014;

17.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机械力-化学改性锰渣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11-031-21-1),主持,2012-2013;

18. 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广西区重点实验室项目: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主持,2012-2014;

19.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应用再延伸及示范线建设(桂科攻1346001-3-6),参与,2013-2014;

20.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日产1000td熟料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绿色制造技术在越南的推广与示范(桂科合1346009-7),参与,2013-2014;

21.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大宗废渣-赤泥低碳、资源高效化生产高强快硬水泥的研究与应用(桂科攻1348011-4),参与,2013-2015;

22.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混凝土低碳生产技术应用研究及示范—海工硅酸盐水泥的研制与产业化(桂科攻12118014-1A),参与,2011-2013;

23.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新型水利工程用矿粉水泥的研制与产业化(桂科攻12118021-1-2),参与,2011-2013;

24. 广西教育厅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2JGZ119),主持,2012-2013;

25. 广西经委、广西财政厅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磨内多重分选节能管磨机,主持,2008-2010;

26. 广西科技厅项目:锰渣矿粉细掺料制备及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桂科能0842003-3A),主持,2008-2010;

27. 广西科技厅项目:锰渣基地质聚合物制备研究(桂科能0842003-17),主要参加,2008-2010;

28. 广西教育厅项目:石灰石-锰渣复合矿粉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200911LX115) ,主持,2009-2010;

29. 广西教育厅项目:蜂窝状水淬锰渣制备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研究(200911LX130),主要参加,2009-2010;

30. 广西教育厅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2JGZ119),主持,2012-2013;

31. 广西都安鱼峰西江水泥有限公司4500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工程设计,主持,2012-2013;

32. 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广西区重点实验室项目:锰渣活性来源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桂科能063006-5C-01),主持,2007-2008;

33.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钢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主持,2012-2013;

34. 横向项目:北海诚德系列炉渣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试验研究,主持,2013-2014;

35. 横向项目:利用高硫煤及工业废渣生产基于硫铝酸盐的早强水泥,主持,2013-2014;

36. 横向项目:废渣资源化利用研究之-水泥混合材优化配比研究,主持,2012-2013;

37. 横向项目:炉渣、锰渣等资源综合利用,主持,2012;

38. 华润(南宁、平南)水泥有限公司项目:水泥磨综合节能技术改造,主持,2008-2010;

39.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水泥磨综合节能技术改造,主持,2009-2010;

40. 桂林鲁山水泥厂、南宁金刚水泥厂、海南八一水泥有限公司、广东恩平市熊猫水泥有限公司等其他20余家公司项目:水泥磨综合节能技术改造,主持,2003-2009;

41. 广西投资集团项目:广西高铁三水铝土矿综合利用工业化试验研究,子项主持,2005-2008;

42. 桂林宝利建材设备有限公司项目:管磨机磨内多重分选研磨节能技术,主持,2004-2008;

43. 湖北省科技厅项目:湖北巴东县水泥厂立窑烧成系统改造,主持,1996;

44. 国家能源投资公司示范项目:湖北黄梅县水泥厂综合节能技改示范工程,主持,1995;

45. 武汉江力建材设备有限公司项目:管磨机磨内温度自动控制新技术,主持,2007-2009;

46. 桂林鲁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项目:年产120万吨粉磨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价,主持,2008;

47. 广西河池环江钢铁厂项目:矿渣、钢渣建材资源化研究,主持,2010-2011;

48. 广东茂名大地水泥有限公司项目: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活性掺合料制备技术研究及工业化生产,主持,2010-2012;

49.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4#生产线水泥粉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技改工程及绿色生态水泥工业化生产,主持,2009-2011;

50. 广西来宾市金石科技环保有限公司项目:粉磨节能技术改造及粉磨站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主持,2009-2010;

51. 贺州东珠水泥有限公司项目: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60万吨绿色生态水泥生产线设计,主持,2007-2008;

52. 华润水泥(湛江、阳江、红水河)有限公司项目:绿色生态水泥粉磨站设计,主持,2009-2010;

53. 武钢鑫缘绿色冶金渣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项目:钢渣矿粉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及其应用,2006-2009;

54. 中国建材集团项目:沙特年产5万吨石膏生产线设计,主持,2000-2006;

主要成果

奖励情况

1. 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2011-F-239-2-01-R02),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2011;

2. 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应用(2015T-015-1-004-003-R01),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15;

3. 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应用,获201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014-T-002-02),排名第二,2014;

4. 水泥绿色制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其集成与工业化应用(2010-J-1-003-02),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2010;

5. 开流多重分选管磨系统节能技术及其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2008F-017-2-005-004-R02),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2008;

6. 锰渣制备绿色混凝土掺合料的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12-F-2-004-01),广西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2;

7. 管磨机磨内多重分选研磨节能技术,2005年桂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2-01-12),2007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3-050-01),均排名第一;

8. 降低水泥需水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1130702),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2011;

9. 锰渣制备绿色混凝土掺合料的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成果登记号201292118),通过广西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排名第一,2012;

10. 生态水泥绿色制成技术集成及工业化应用(成果登记号201091009),通过广西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排名第一,2010;

11. 降低水泥需水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成果登记号201091018),通过广西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排名第二,2010;

12. 管磨机磨内多重分选研磨节能技术,广西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登记号200567014),排名第一,2005;

13. 《桂林鹏鼎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创业项目,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9;

发明专利

1. 氧化钠改性高玻璃相锰渣的制备方法(ZL2013106387009),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5-01-07;

2. 一种多孔锰渣-玻化微珠复合保温砂浆(ZL201310469101.9),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5-05-20;

3. 用玄武岩微粉-矿渣微粉-石灰石粉作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方法(ZL201210166385.X),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3-07-24;

4. 用锰渣-钢渣-石灰石粉做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的方法(ZL201110150789.5),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3-01-08;

5. 锰渣基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0810073692.7),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0-08-04;

6. 一种利用火成岩制备混凝土掺合料的方法(ZL200810008733.4),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1-08-03;

7. 一种难磨物料的联合粉磨生产方法(ZL200910273369),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0-06-02;

8. 一种保水耐盐耐碱性混凝土内养护剂的制备方法(ZL201110195132.0),第二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2-08-24;

9. 一种水淬锰渣保温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01010789.3),第二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0-08-31;

10. 开流选粉磨(ZL200510019020.4),第二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7-08-08;

11. 一种管磨机内控制物料流动的装置(ZL200510019025.7),第二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7-08-08;

12. 一种提高管磨机产量的方法(ZL200510019021.9),第二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7-09-05;

13. 一种从钢渣矿粉中回收铁的方法(ZL200510019027.6) 第二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8-05-07;

14. 高效节能钢渣矿粉生产线(ZL200510019026.1),第二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7-02-14;

81. 一种提高磨机粉磨效率和粉磨质量的方法(ZL200510019024.2) 第三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7-09-05;

15. 一种管磨机内的扬料装置(ZL200510019019.1),第三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7-09-05;

16. 从钢渣中回收铁的方法 (ZL200510019023.8),第三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8-05-07;

17. 一种钢渣矿粉的生产工艺(ZL200510019018.7),第四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8-06-04;

18. 一种防止管磨机内物料结团的装置(ZL200510019022.3),第四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7-08-08;

86. 一种管磨机内喷雾降温的控制方法(200910273370),第四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0-06-02;

19. 钢渣-偏高岭土复 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0510018695.7),第七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6-11-29;

20. 高活性补偿收缩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0510018820.4),第八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7-02-14;

21. 一种管磨机的弧形筛板(200920289510.X),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0-11-03;

22. 水泥磨钢锻分级机(ZL201020544591.6),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1-05-04;

23. 水泥磨钢球分级机(ZL201020544607.3),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1-05-04;

24. 一体化双向物料输送装置(ZL96239505.6),第二持有人,授权公告日:1998-11-18;

25. 一种调节管磨机内物料流速的隔仓装置的分料斗(申请号200910273371.6),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2-04-18;

26. 锰铁矿渣混凝土掺和料及其生产方法(CN101215137A),第一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08-07-09

27. 利用钢渣作掺合料及作骨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201310470371.1),第一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3-10-11

28. 一种矿热炉渣干混砂浆及其制备方法(201310470371.1),第一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3-08-19

29. 一种高活性锰渣-矿渣复合微粉的制备方法(201310639607X),第一持有人,授理告日:2014-03-19

30. 碱容性高保水混凝土内养护材料的制备方法(201410057770X),第三持有人,授权公告日:2014-05-28

31. 一种利用赤泥制备高铁水泥的方法(2014100597440),第二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4-06-04

32. 一种活性锰渣微粉的制备方法(2014100595977),第二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4-06-25

33. 一种利用水淬锰渣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201410125236.8),第一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4-07-16

34. 利用粉煤灰及拜耳法赤泥制备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方法("2014102154131),第一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4-08-06

35. 一种利用水淬锰渣作骨料制备高强度加气混凝土的方法("201410189901.X),第一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4-08-13

36. 一种利用水淬锰渣—粉煤灰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201510318563.X),第二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5-06-11

37. 一种高粘性聚合物凝胶的旋切装置的制造方法("2014102632947),第三持有人,受理公告日:2014-09-10

主要学术论文

1. 石灰石的增强改性研究,周明凯、沈卫国、陈平、马建荣,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2(5):38-41,中文核心

2. AFS细粒土稳定结合料的研制,沈卫国、周明凯、陈平,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2(3):9-12,中文核心

3. 纤维增强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陈平、刘荣进,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10):15-18,EI收录

4. 膨胀剂对次轻混凝土收缩的影响,陈平,王涛,丁庆军,汪漠,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1):507-509,中文核心

5. 多重分选研磨节能技术及其应用,陈平、何亨美、李汉民、秦建军,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9):122-124,EI收录

6. 利用钢渣矿粉制备中低强度等级大体积砼的试验研究,陈平、凃洪波、王红喜,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5):37-39,EI收录

7.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陈平、陈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6):40-42,EI收录

8. 一种钢渣基新型膨胀剂的制备与性能,陈平、王红喜、王英,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2):259-262,中文核心

9. 活性钢渣微粉制备技术及应用,陈平、刘荣进,新型建筑材料,2006-(5):67-69中文核心

10. 高效低能耗除铁工艺在钢渣矿粉工业化生产中的研究,陈平、何亨美、刘荣进,国外建材科技,2006-27(4):49-50,非核心

11. 钛矿渣粉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刘荣进、陈平、汪漠、安庆锋,水泥,2007-(5):20-22,非核心

12. 锰铁合金渣用于绿色生态水泥的研究,安庆锋、陈平、李红,钛合金,2007-(6):45-48,中文核心

13. 高炉水淬锰铁渣微粉制备及其水化活性研究,汪漠、 陈平、刘荣进,铁合金2007-(4):44-47,中文核心

14. 用锰渣制备地质聚合物的研究,马帅、陈平,混凝土,2008-(10):80-83,中文核心

15. 锰渣矿物掺合料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陈平、刘荣进、安庆锋,混凝土,2008-(10):77-79,中文核心

16. 开流多重分选管磨系统及其节能效果分析,陈平、何永佳、丁庆军、胡曙光,水泥工程,2009-(5):33-34,非核心

17. 多重分选研磨节能技术的原理分析及应用,王一靓、陈平,矿山机械,2009-37(17):61-63,中文核心

18. 水淬锰渣的成分、结构及性能研究,刘荣进、陈平,铁合金,2009-(3):42-46,中文核心

19. 锰渣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王一靓,陈平,刘婷,刘荣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6):507-509,非核心

20.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王振军,陈平,尚纪歌,混凝土,2009-(11):125-128,中文核心

21. 地聚物胶凝材料的海水侵蚀研究,马帅,陈平,刘荣进,新型建筑材料,2009-29(7):58-61,中文核心

22. 高效多重立体筛分装置的技术效果,陈平、何永佳、丁庆军、胡曙光,机械装备,2010-(5):30-32,非核心

23. 锰铁合金渣作为高强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王一靓、陈平、刘婷、刘荣进,材料导报,2010-24(5):446-449,中文核心

24. 锰铁合金渣渣在水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王一靓、陈平、马帅、刘荣进、贾韶辉,铁合金,2010-(2):33-36,中文核心

25. 锰渣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陈平、王一靓、刘婷、刘荣进、马帅,第十二届全国高校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论文,2010-31(S1):165-168,EI收录

26. Ma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erosion-resistance of geopolymer based on manganese slag,Liu Rongjin, Chen Ping.,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 Concret,2010-(5):570-576,ISTP收录

27. Preparation of an open-circuit multiple separation tube mil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ement industry,Chen Ping, Liu Rongjin, He Yongjia, Hu Shuguang,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 Concrete,2010-24(5):1446-1451,ISTP收录

28. 对羟基苯甲酸法合成对羟基苯甲腈及产物分析,郭一锋,陈平,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26(3):228-29,非核心

29. 化学激发剂对水泥-锰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陈平,刘荣进,陆志星,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30(2):282-288,中文核心

30. 大掺量锰铁合金渣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王一靓,陈平,刘婷,刘荣进,混凝土2010-(5):64-69,中文核心

31.  锰渣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王一靓,陈平,刘婷,刘荣进,混凝土,2010-(3):100-101,中文核心

32. 不同锰渣掺量混凝土试验研究,陈平,王振军,刘荣进,混凝土,2010-(2):71-73,中文核心

33. 激发水淬锰渣与钢渣的活性用作细掺料砂浆的试验研究,刘荣进、王英、陈平、覃定晓、姚赟、凌逢秒,路基工程,2011-(2):67-69,中文核心

34. 多掺合料生态水泥配制方法及其优化,郭一峰、陈平、明阳、郭雯文、刘荣进,硅酸盐通报,2011-30(3):128-130,中文核心

35. 水淬锰铁合金渣对混凝土强度及干缩性能的影响,陈平、王一靓、刘婷、刘荣进,工业建筑,2011-41(6);128-130,中文核心

36. 锰渣微粉-石灰石粉作为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王振军、陈平、陆海、梁景怀、边耀斌,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31(3):439-442,中文核心

37. 微孔锰渣制作保温墙材的生产工艺研究,郭一峰、陈平、郭雯文、明阳、刘荣进,新型建筑材料,2011-(9):48-50+25,中文核心

38. 锰渣-石灰石部分取代矿渣制备复合生态水泥,明阳、陈平、李玲、郭一峰、刘荣进,铁合金,2011-(6);34-38,中文核心

39. 矿渣、沸石粉复合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明阳、陈平、李玲、郭一峰,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6):10-14,中文核心

40. Durability of concrete made with manganese slag as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Liu Rongjin, Ding Qingjun, Chen Ping, Yang Guangyao,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2012-17(3):1-5,EI收录

41. 不同砖渣掺量混凝土试验研究,明阳、陈平、刘荣进、李玲,混凝土,2012-(1):123-125,中文核心

42. 天然沸石和乙烯炉渣双掺制备复合水泥的试验研究,明阳、陈平、李玲、刘荣进、郭一峰,水泥工程,2012-(1):26-29,非核心

43. 利用锰渣、矿渣、石灰石制备复合水泥,明阳、陈平、郭一峰、刘荣进、易斌,水泥工程,2012-(2):76-78+5,非核心

44. 锰渣掺合料对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刘荣进、陈平、丁庆军,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31(2):233-239,中文核心

45. 复合胶材多孔锰渣保温墙砖的干缩及水化机理研究,郭一峰、陈平,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6):56-59,中文核心

46. 矿渣与沸石作掺合料配制C60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明阳、陈平、刘荣进、李玲、郭一峰,路基工程,2012-(3):46-50,中文核心

47. 燃煤炉渣-锰渣-石灰石-矿渣复掺制备绿色生态水泥,李志博、陈平、刘荣进,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2-(10):18-19

48. 玄武岩微粉作C45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马清清、陈平,第三届两岸四地高性能混凝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2-(11):52-57

49. 水泥助磨剂在水泥粉磨中的重要作用,王建兵、覃爱苗、巫朝剑、刘荣进、陈平,材料导报,2012-26(20):321-323+11,中文核心

50. 多种混合材复掺制备生态水泥,任晓景、杨义、陈平、刘荣进,水泥工程,2013-(1):8-11,非核心

51. 锰渣微粉-石灰石粉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马清清、陈平、刘荣进,铁合金,2013-(6):18-21,中文核心

52. 水淬锰渣微粉干混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邹小平、陈平、马清清、刘荣进,混凝土,2013-(6):104-106+3,中文核心

53. 利用助磨剂和早强剂制备低熟料生态水泥,任晓景、杨义、陈平、刘荣进,水泥工程,2013-(3)17-19,非核心

54. 玄武岩-矿渣-石灰石微粉制备混凝土的试验研究,马清清、陈平、邹小平、刘荣进,混凝土,2013-(7):84-87,中文核心

55. 复掺锰渣微粉与粉煤灰干混砂浆的试验研究,陈平、邹小平、刘荣进、马清清、韦家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9):65-67,中文核心

56. 玄武岩制备混凝土的试验研究,马清清、陈平、邹小平、刘荣进,水泥工程,2013-(5):89-91,非核心

57. 几种水泥助磨剂对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影响,王建兵、覃爱苗、赖广辉、陈平、刘荣进,硅酸盐通报,2013-32(10):2133-3137+10,中文核心

58. 煅烧碳质页岩用作水泥混合材的研究,韦家崭、李志博、陈平、刘荣进、秦正锡,水泥工程,2013-(6):22-23+22,非核心

59. 沸腾炉渣微粉和沸石粉作水泥混合材料的试验研究,明阳、陈平、杨文、吴雄、张凯峰,施工技术2013-42(24):71-74,非核心

60. 新型聚合物内养护材料对高强混凝土自收缩影响研究,刘荣进、丁庆军、陈平,功能材料,2013-(24):3561-3565,中文核心

61. 大掺量煤渣和锰渣制备复合水泥的研究,陈向荣、李志博、陈平,水泥工程,2014-(2):10-12+41,非核心

62. 矿热炉渣制备干混砂浆的试验研究,陈平、邹小平、刘荣进、韦家崭、赵艳荣、姜晗,混凝土,2014-(5):117-120,中文核心

63. 利用矿热炉渣、矿渣、精炼渣制备复合水泥,姜晗、陈平、邹小平,水泥工程,2014-(3):74-76,非核心

64. 聚合物内养护材料中试及其应用研究,熊珂、刘荣进、周睿哲、陈平、丁庆军、吴剑东、向玮衡,江西建材,2014-(12):  :86-91,非核心

65. 石灰石-煤渣双掺制备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研究,李志博、陈平、刘荣进、付建莹,水泥工程,2014-(3):9-11,非核心

66. Mechanism of boron oxide as a phase regulator for modification of manganese slag, Chen Ping, Li Zhibo, Liu Rongjin*,XIANG Weiheng, QI Aixiang,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14,29(1):89-92,SCI、EI收录

荣誉称号

1、2013年02月  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2012年12月  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3、2013年08月  获全国建材行业先进工作者、建材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4、2012年11月  获水泥行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

5、2012年05月  获广西高校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荣誉称号

6、2011年06月  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7、2013年12月  获广西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8、2014年09月  获广西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9、2012年首届桂林市“十大杰出创新人才”;

10、2010-2011年度“桂林市劳动模范”;

11、2011年度桂林五一劳动奖章;

12、2011年度桂林市优秀共产党员;

13、2011年度桂林理工大学“十佳科技工作者”;

主讲研究生课程

《生态环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