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笃学 惟实励新

img

韦昌富

姓名  韦昌富

所属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述 

男,1965年4月出生,广西宁明人,民盟盟员。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

主要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爆破工程协会理事、湖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岩土力学学报》编委。

学科领域 

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韦昌富研究员长期从事多相孔隙介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多相孔隙介质连续理论、非饱和土本构行为模拟、岩土介质波动理论、岩土介质的冲击变形与破坏等方面已取得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揭示了多相孔隙介质连续理论的Lagrange结构,证明了该类理论与Biot多孔介质理论在一般意义上的等价性,并建立了能够模拟孔隙介质多相、多组份、多场耦合问题的理论框架;(2)奠定了模拟毛细滞回问题的热动力学基础,建立实用的毛细循环内变量模型,并提出了能系统地描述非饱和土的弹塑性变形和毛细循环过程耦合效应的本构理论;(3)建立了模拟微观、细观与宏观孔隙流动之间的跨尺度关联效应的理论模型,即多孔介质的非平衡流动理论模型,提出了确定多孔介质局部结构的声波探测技术以及快速确定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

主要科研项目

200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择优资助,资助经费200万元。

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任意含水量变化路径下非饱和土中渗流与变形的耦合作用问题》。

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多孔介质中含水量的低场核磁共振测定技术和方法研究 》。

2011年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强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的致灾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前期降雨历史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2012年度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极端气候下典型地质灾害的评估、预测与防治》。

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天然气水合物土的关键试验技术与工程力学特性研究》。

主要成果 

韦昌富研究员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篇,EI收录25篇。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Water Resour. Res.》, 《Int. J. Eng. Sci.》, 《Int. J. Solids Struct.》,《Int. J. Anal. Numer. Meth. Geomech.》, 《Int. J. Plasticity》等国际权威杂志上,成果被SCI源刊引用50余次。他已培养出了博士2名。韦昌富研究员长期活跃于国内外学术界,与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学术单位,如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保持稳定而有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主讲研究生课程

高等土力学、岩土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