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

img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正式招生。现有两个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及实践教学等五个教研室。现有贵州省黔北土壤资源与环境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遵义师范学院黔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遵义市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人才基地;“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与山地农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共建);校级一流培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凝炼了3个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气态污染控制与废弃物处理、脆弱环境修复与山地资源利用。2个校级研究所——遵义师范学院环境生物技术与水污染控制研究所、遵义师范学院土壤与山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学院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创新团队建设为基础,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为重点,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使具有地域特色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创新在省内外居于领先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撑,以争取项目、形成成果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院办学起点较高,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已获得科研立项共48项,总科研经费达62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省科技厅项目14项,省教育厅项目11项,贵州省社会科学院1项,校级项目9项,横向项目4项。获得贵州省特色重点实验室平台项目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得科研奖3项。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的科研团队,包括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7人,贵州省科技特派员3人,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9人,遵义市科技特派员3人。

资源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已有土壤与农化分析实验室、资源养分高效利用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遥感与资源信息系统中心、环境生物学实验室等实验室,拥有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OC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四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000万元。 

学院秉承“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立足黔北、服务贵州、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着力强化学科建设、平台及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全面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地方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位、理工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兼顾生态工程技术,掌握现代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掌握环境治理及保护的基本技术、方法,掌握国内外环境科学发展状况、熟悉国内外环境立法、执法机制及其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中的作用,具备从事水、大气、土壤等治理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技能,能在环保部门、科研单位、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等机构从事规划、施工、管理、教育和研发方面工作的复合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高级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城市生态工程学、噪声污染与处理、环境监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环保、化工、冶金、能源、交通、轻工、医药、农业、军工等行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国内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学制四年、授农学学位、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资和规划设计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环境监测分析、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和农村生态建设等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农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农业环境学、农业气象学、环境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农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现代仪器分析、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土保持学、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能在农业、国土、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以及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技术开发与服务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