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组建的遵义师专政史系,2001年学校升本后独立为历史系,2012年9月更名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院开设历史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其中教师52名,教授9名,副教授21名;博士14名、硕士34名。现有学生967人,其中留学生3人,23个教学班。
学院教学科研并重,全院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贵州省哲学社科项目10项,贵州省教育厅及市校级项目多项。2016年,中国史学科成为贵州省省级重点学科;2018年,旅游管理成为校级一流学科;2020年,学院获省教育厅批准建设“2011”红色旅游协同创新中心;2021年,历史学专业成为贵州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三年来,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2015年,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同创建“中国土司文化研究中心”,现已成为全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的重镇。学院先后主办了第五届、第八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先后编写海龙屯土司文化丛书、玛瑙山历史文化丛书,为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玛瑙山申报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智力支撑。
学院注重学生思想教育与教学实践的开展,每学期组织学生赴革命遗址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世界文化遗产地海龙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粲墓、黎庶昌故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玛瑙山等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历史和社会的田野,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每年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和创新创业活动,在中学、企业设立了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实践实习平台。我院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优良态势,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为黔北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除部分学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研究生外,大部分毕业生主要在高职院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具备历史学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中等以上学校担任教师、教学管理和其他岗位的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史学概论、地方史、专题史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主要到各大中学校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亦可到国家机关、科研机构、新闻出版、旅游业、文博、档案和图书馆等单位工作。
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旅游管理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并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具备旅游服务、商务、公关、营销、管理等业务能力,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旅游学、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设计、财
务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旅游人类学、社会工作学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可到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如星级酒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工作;亦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相关行业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方法;3、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主要开设如下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区规划、管理学原理、旅游产业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目的地管理、项目管理、景观(园林)设计、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地产与土地利用等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文物保护部门等)、旅游咨询、旅游地产、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商务、旅游广告与营销策划、度假区、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国家公园、主题公园等)、旅游房地产与旅游投资公司、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等企业及旅游国际组织机构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语言运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中西方文化素养,熟悉国内外旅游市场规律,具有较强涉外交际能力,掌握涉外导游及酒店服务及管理的专业知识,能胜任涉外旅游行业服务及管理所需的各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现代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管理学原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史、旅游资源学、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服务、会展旅游与策划、旅游电子商务、主要客源国概况、中国旅游地理、旅游业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中国传统文化、旅游公共关系学、旅游英语、基础日语、中外旅游企业管理比较、西南民族志、人力资源管理、导游技能训练、实用文体与论文写作、旅游心理学、旅游民俗学、旅游环境与保护、美食与菜系、世界旅游资源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主要到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工作。部分毕业生到旅行社、酒店等企业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取党政机关公务员和考研继续深造,个别毕业生到中学或到旅游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具有比较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和旅游企业管理(酒店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能在旅游企事业及相关单位从事经营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能够胜任中等旅游学校教学、教学研究的教师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现代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美学、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旅游文化、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技能训练、旅游服务、旅游心理学、主要客源国概况、旅游应用文写作、酒店技能训练、中国旅游地理、旅游电子商务、西南民族志、中国传统文化等。
就业方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工作。部分毕业生到旅行社、酒店等企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