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瑞对话教育分论坛"上,贵州商学院与世界名校瑞士卢塞恩(琉森)酒店管理学院签订长期合作办学协议。这条中瑞教育合作项目落地贵州的新闻迅速引来各方关注。
借助国际平台开展教育对话
贵州商学院牵手世界名校,应该说是抓住了国际平台的机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一个非官方、国际性高端平台,自2009年开始以来,每年夏季在中国贵阳举办。中瑞对话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主论坛之一。由于瑞士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前列,瑞士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技术受到世人关注,所以每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中瑞对话成为最受关注的主题论坛。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贵州省分会专职副会长吴冰介绍,2016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时提出,双方应该在巩固扩大自由贸易和金融合作基础上,把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支持两国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开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创新合作,深化在可再生能源、现代生态农业、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互利合作。双方应该搭建更多人文交流平台,继续扩大在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冬季运动、旅游等方面合作。
中瑞对话活动的举办,扩大了双方的经贸往来,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合作。中瑞对话交流的思想成果,需要进一步落实合作项目中。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人才就成为影响项目成效的关键要素。而人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与其接受的教育有关。因此,中瑞双方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共同培养双方在经贸、绿色环保、医药、机械制造、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项目所需要的人才。
鉴于此,今年中瑞对话在原有对话主题基础上,增加了教育分论坛。论坛邀请了中瑞双方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按照两国领导人提出的"把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的思路,以"携手共进协同创新"为主题,进行演讲和对话。
本论坛第一个议题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这是因为中国有600多所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地方本科高校,正面临着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问题,而瑞士的应用技术大学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方面拥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酒店管理人才方面,瑞士的培养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因为瑞士不仅仅是某个学校,而是整个国家在世界上都享有极高声誉。
论坛的第二个议题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如何与产业有效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问题。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产业,在产学合作中有着不同的方式和内容,为避免讨论过于宽泛,本议题将产学合作的范围聚焦于商贸旅游产业领域。这一方面是因为瑞士的旅游服务业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旅游服务业发展最快、受益人口最多、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的人次和消费均为世界第一。
通过本次论坛,中瑞双方交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成功经验,探讨高等学校在培养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需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瑞士在教育领域的创新优势与中国高等院校转型发展需要的合作,在旅游和商贸教育方面达成合作项目。
以贵州为例,近年来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和交通条件的完善,旅游需求旺盛,贵州旅游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然而旅游专业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导致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不高,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毕业生在本行业里留不住,人才成为制约贵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通过本次论坛的思想交流和达成的人才培养教育合作,把瑞士在培养商贸旅游专业人才上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的发展机遇结合起来,逐步优化中国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适应性,同时促进瑞士优势产业和产品在中国发展。"既要论起来,又要干起来",贵州商学院以中瑞教育对话为契机,一方面精心做好论坛筹备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合作项目落地。
"论"中"干起来"教育国际化
贵州过去经济发展滞后,关键在教育。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明确提出"贵州扩大对外开放,高校要率先"的要求。省属高校改革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大力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必须"注重办学理念的开放性,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全力支持高校开放办学,加快省外高校合作办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谈到中瑞对话时,贵州省领导强调,通过深化交流合作,让瑞士发展的现代理念更多地在贵州落地生根,让瑞士文化旅游教育发展的经验更多地在贵州开花结果。
众所周知,瑞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商贸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涂小亭说:"作为一所新兴的本科院校,面临着如何转型发展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开放合作的重要性。通过"高端引领",可以学习借鉴瑞士有关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
随着贵州省进入高铁时代,开启大数据时代,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全省旅游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贵州商学院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根据自身性质、优势和特点,确定了"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服务商贸流通及现代服务业,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坚持"传承特色、改革创新,产学融合、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共赢发展"的办学思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培养商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切实为贵州服务业发展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为更好服务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学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近年来,贵州商学院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借鉴的同时,先后与加拿大、马来西亚、台湾等境外多所高校开展建立合作关系,在领导互访、学生交换、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合作,学校办学视野得到开阔。
为突破自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局限和瓶颈,学校坚持开放引领,主动寻找世界顶尖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作为榜样和参照。借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的平台和开展"中瑞对话"、推动黔瑞合作的有利时机,贵州商学院认真策划,组团赴德国、瑞士高校实地考察,参访了瑞士西北应用与艺术大学商学院、卢塞恩(琉森)酒店管理学院等在商科及酒店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方面的著名高校,进行了合作对接,经过深入交流,终于达成合作共识。中瑞对话开启三年来中瑞教育项目合作首次成功落地。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举办期间,贵州商学院将与瑞士卢塞恩(琉森)酒店管理学院、西北应用及艺术大学商学院等高校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就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师提升、学生互换、联合办学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贵州商学院院长武鸣认为,"学校将以中瑞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创新合作机制为动力,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倒逼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推动学校教育国际化,切实培养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紧缺商科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推旅游持续发展
目前,我省正处于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协同创新更加凸显出重大现实意义。武鸣认为,"创新既是时代命题,又是国家战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大本营,肩负重要使命,协同创新是贵州商学院长期坚持的办学方向。"
武鸣介绍说,中瑞教育对话将以"携手共进、协同创新"为主题,聚焦于商贸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旨在通过中瑞高校对话探讨,认识中瑞高校各自优势和差异,做到互镜互鉴,优势互补,进一步展开创新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这一议题是基于中国地方本科高校正面临着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而瑞士高校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方面拥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酒店管理人才方面,瑞士高校在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瑞士高校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中瑞高校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对话,探讨各自的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具体作法、经验甚至不足等等,通过对话,中瑞双方高校能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进一步开展校际合作,协同创新。
设置"产学合作、商旅同行"议题则是基于高等院校的任务之一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我省开放型经济和旅游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急需大量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贵州商学院是我省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为贵州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借鉴瑞士知名高校为商贸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养世界高端一流服务业人才的经验与成功模式,将是本次论坛的目的。该议题将重点探讨学校如何与产业有效合作,又如何为产业发展服务的问题。参加对话的中瑞双方商贸旅游管理部门、企业、高校专家学者等围绕这一议题,站在各自的角度和立场,对话产学合作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可以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措施,最终通过产学合作,更广泛地说,包括中瑞双方政产学研各主体相互之间深度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融共生共赢发展,从而推动商旅大发展、共繁荣。
涂小亭表示,学校对本次论坛充满期待。在论坛上,中瑞双方将在交流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成功经验,探讨高等学校在培养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需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促进瑞士在教育领域的创新优势与中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之间的合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作为承办"中瑞对话"的贵州而言,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瑞士高校的理念、经验留在贵州,并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助力贵州建设"山地公园省",早日实现"东方瑞士"的梦想。
让卓越工匠精神在校园沃土生根开花结果--访贵州商学院院长武鸣
7月8日,就在贵州商学院刚与瑞士卢塞恩(琉森)酒店管理学院签订长期合作办学协议不久,该院院长武鸣便接受了记者采访,在谈到此次与世界名校合作的意义时,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一开始,武鸣便解释到,由于对校名的翻译问题,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也叫做瑞士琉森酒店管理学院。但从传播的知晓率讲,后一个名称在全球的影响力更大些。"琉森"就是瑞士旅游的符号和世界旅游地的象征。他说,贵州商学院迈出教育国际化步伐,是酝酿已久的事。如今该名校与我院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恰逢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抓住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瑞对话教育分论坛"的机遇。在贵州旅游业面临爆发式增长的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促使高校迈出教育国际化步伐。地利:贵州与瑞士地理特征相近,同时,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地处西南交通枢纽,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具备旅游业大发展的条件。人和:合作双方真诚相见,外方在看好贵州旅游业发展未来的同时,也看好贵州商学院有一批对旅游业发展充满激情的想干事、能干事的师资队伍。
在谈到双方交流时,他说,虽然双方文化背景有差异,但在追求"工匠精神"这一点上,竟然能同步共振,找到相通点。在中国,"工匠精神"首次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迅速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在旅游业管理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尤为重要。贵州商学院是在原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是贵州高校中较早设立旅游专业的学校,20多年来,为贵州旅游业输送了大批管理人才。在学生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主要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等方面,注重学生品性的塑造上。
武鸣进一步说,学校以"尚信塑品、致用立身"为校训,非常注重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诚信是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专业基础,强化实践应用,培养具有"能做、会管、善谋"能力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通过挖掘、归纳、提炼贵州商业历史文化的"骡马精神",打造学生的东方式"工匠精神",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育人模式,赢得了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学校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商科人才为己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共进,与行业企业成长共赢"的产教融合办学道路,依托商贸行业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商科办学特色。
在谈到如何加强和深化与瑞士名校合作办学时,他认为,与世界名校联合办学,这又是我院发展史上的新机遇,一定要将世界名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在贵州生根,在吸收、消化中取长补短,在不断创新中培养学生追求在世界上都能叫响的卓越"工匠精神"。
瑞士的旅游管理教育值得学习。瑞士旅游管理教育方式,给武鸣是这样的形象:高度重视细节的管理精神。旅游业是与旅游者打交道的行业,必须服务先导,倡导旅游管理中的"工匠精神"。服务就在于细节,服务细节决定成败、服务细节决定品质、服务细节决定竞争力。作为旅游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酒店业。瑞士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是世界行业内的最高殿堂,也是酒店管理教育的摇篮,是所有倾心于酒店管理专业同学向往的升学地。瑞士的酒店管理专业性强,讲求实战经验,严格的教育体制使这个国家的酒店管理专业越来越优秀。其次,瑞士酒店管理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行业带薪实习是酒店管理学生的必修课,学生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体会酒店管理的精髓。
瑞士的酒店业管理,同样体现在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上。酒店业的历史中,酒店业的概念本身最早就起源于瑞士。在瑞士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酒店经理,都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务实肯干的敬业精神、物超所值的专业服务、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深谙纯正的酒店业文化以及能够有效管理多元化的员工团队。每一位住店客人,从一走进酒店,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淋漓尽致体会到瑞士人的"工匠精神"。
他最后表示,教育的国际化要求我们要有国际视野,要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助推贵州旅游业;另外,必须重视和研究世界旅游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吸收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的同时,向世界宣传和推介"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有世界名校的牵引,有奋发有为的师资队伍,有理由相信,贵州商学院的旅游专业水准必将大幅度提高,传统的"工匠精神"在交融、互补、创新中升华,使更加卓越的"工匠精神"一定扎根贵州,在校园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旅游业"井喷"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大交通带来大市场。贵州地处西南交通中心区位,有人形象比喻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对折起来,中轴线正好穿过贵阳。所以,贵州具备形成西南旅游文化聚散地的地理优势。近年来,我省旅游持续"井喷"式增长,形势喜人,但必须清醒看到,这种"井喷"式态势,更多是对过去落后交通阻隔产生的"报复"式增长。我们的旅游硬件设施尚需加强,特别是软件服务更待提高。
省领导指出,加快旅游发展,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要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省内各高校要根据实际办好旅游院系,增设旅游专业,开好旅游课程,培养更多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对接,实行订单式培养。适时推进旅游教育资源整合,建设高水平的旅游文化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如果对当前旅游业发展尤其是旅游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不问不抓,势必影响贵州旅游形象,最终也会妨碍井喷式增长的实现。可以说,面对问题"井喷而出",如果不加以解决,贵州的旅游形象就会"飞流直下"。
省领导的目光深邃。欧洲有句谚语:"积累经验,胜过储蓄金银。"中国有句古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提高旅游管理教育水平,就必须用开放的眼光向世界学习。瑞士是世界旅游管理教育的发祥地,他们培养的学生广布全球,成为世界各著名酒店高薪吸引的"抢手货"。瑞士与中国贵州,因地貌相似相近,都存在物流成本高的绝对制约,也缺乏海洋经济的比较优势。因此,贵州与瑞士有天然可比性。我们应该多借鉴瑞士经验,大力发展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那就是发展高附加值或具有特色资源支撑的产业和产品。然后,这些因素关键取决于人。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与教育培训密不可分。创新人才的教育培训,是瑞士与贵州教育创新合作的基石。
教育对外开放本身就是我省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人文交流、服务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只有切实提升教育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积极借鉴世界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努力办成贵州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从而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贵州商学院此次牵手瑞士世界名校,从旅游业的角度讲,为我省教育国际化开了一个好头,急贵州旅游人才短缺之所急,应贵州经济发展人才培养"补短板"之所需,以超前的目光和国际化视野开放办学,迈出了教育国际化的新步伐,必将培养学生更开阔的视野、更精湛的专业技能,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助推我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