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博学 守正出奇

text

商学院(http://ibc.qdu.edu.cn/)

青岛大学商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市的城市核心区。这里依山傍海,碧海蓝天,名师云集,精英荟萃。这里既承载着百年老校厚重的传统文化,也充满了改革开放前沿浓郁的时代气息;是治学修身、授业解惑、增长才干的好地方。

青大商学院是1994年5月11日由原山东纺织工学院经济管理学科和原青岛大学经济管理学科合并组建而成。青岛大学的管理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原山东纺织工学院设立的由青岛大学商科奠基人著名学者何成康教授任主任的管理工程教研室、以及1981年开始招生的管理干部班和1982年开始招生的管理本科专业;原青岛大学经济管理学科始于1984年开始招生的企业管理和财会专业。

学院现有在册学生5275人。其中,在校全日制学生4782人,全日制本科生4047人(2014年商学院在山东省的本科录取线高于省重点录取线约50分),是全校本科生最多、一志愿报考率较高、录取分数较高的二级学院。有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73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315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20人),在职硕士研究生493人,博士研究生35人,博士留学生7人,硕士留学生3人,二专业学生约678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知名学者何成康、陈德耀、王增本、姜学民以及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杨荣泉教授,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杨玉珍教授曾在此任教。学院现有教职工164人,专任教师137人,其中:泰山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外派孔子学院院长1人。教授28人、副教授49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4人(其中外聘博导6人);硕士生导师60人;学校“特聘教授”23人,占高级职称人数的30%;教师中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34人,占25%;具有博士学历人员66人,约占50%;有李肇星、齐秀生、惠新安、李学海、徐航、王磊、毕建华、刘占杰等外聘的兼职教授60余人;另有校“优秀教学十佳”2人,校“优秀十佳辅导员”2人,校“优秀十佳班主任”1人。

商学院现下设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三个学院和国际经济贸易系、会计学系、市场学系等三个系;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12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点;“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教育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以及会计(MPAcc)4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物流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工程3个硕士专业领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学科。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现设有“山东省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蓝色经济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市场营销研究中心”、“青岛大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环黄海经济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海洋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所”、“脑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等9个省级校级学术研究机构,另有院级学术研究平台机构若干。其中,“山东省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蓝色经济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是山东省重点研究基地。学院常年开设“青大商院周五之夜学者讲坛”、“梦想起航”系列讲座 、“知名校友及岛城知名企业家进校园公益讲座”、“岛城知名企业家浮山论坛”(MBA)以及“商院研究生会求真论坛”等品牌系列讲座。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以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在做好经济、管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开门办学、开放办教育”,坚持校企融合、政产学研结合;注重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打造学院的人才品牌;与华通集团、和信会计事务所、青岛汉缆集团、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海信房地产、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地恩地集团、日照万宝集团、滨州天兴集团、邦捷集团、青岛利群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迦南美地家居有限责任公司、顺丰快递等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教学及实习就业合作共建单位”,每年召开若干场“校友及合作企业专场招聘会”,每年都有学生到共建企业实习或就业。学院有多种奖助学金,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华通奖学金”、“华通奖教金”、“华通社会实践奖学金“、“青啤奖学金”、“青岛银行奖学金”、“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会奖学金”、“住友奖学金”、“仲利奖学金”、“高丽钢线奖学金”、“轮库奖学金”“永旺奖学金”以及助学金等20余项奖助学金,合计奖助额度400余万元。奖助学金受众面约占在校生的40%,是校内奖助学金发放涵盖面较高的学院。学院另有“日照万宝集团MBA合作基金”、“地恩地集团MBA合作基金”、“海利尔药业MBA合作基金”250多万元。

学院在大学生科技研发创业以及文体活动中屡创佳绩。曾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铜奖,山东省特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田径运动会以及篮球、足球、团体操比赛中屡获学校冠亚军。社团活动活跃,拥有艺术团、诗社、话剧社等各类社团30多个,深受学生喜爱。

办学30多年来,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约两万名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其中,杰出校友代表有原山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齐乃贵、原青岛啤酒集团董事长金志国、青岛华通国有资产营运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王磊、汉河电缆集团董事会主席张思夏、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矫文青、海尔集团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宫伟、青岛利群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琳、山东天兴集团公司董事长怀进步、山东省中国银行直属香港路支行行长程熙忠、山东正源和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毕建华、山东邦捷集团董事长吴国欣、交通银行浙江省行行长陆涛、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蔡艳艳、香港德丽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等。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为青大商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大力开发横向社会服务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信息管理、项目管理、技术经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物流供应链、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独到的理论建树。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项11项,已出版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学院注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与美国西南密苏里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商学院、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韩国的江原大学、庆熙大学、加图立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互派访问学者、互派留学生、合办MBA、合作研究课题等诸多方面的密切联系。

学院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多名专家学者担任政府的高级顾问,在青岛市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院为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啤酒集团、交运集团、双星集团、青钢集团等培训高中级管理人员近千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将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及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秉承“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急需”的宗旨,遵循“诚信、包容、严谨、卓越”的院训,以及“求实、求是、至真、至善”的院风,实施“育人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的办学战略,以培养商业精英和高端管理人才为目标,准确地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建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知名高水平商学院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