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河南科技学院研究生!

img

085410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

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主体依托河南科技学院智能机器人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坚持“人工智能+”的多学科交叉模式,培养具备科研创新精神、掌握坚实理论知识、富有宽广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学科领域立足农业、服务国防,凝炼具体工况下机器人的机构、感知、自主、交互及集成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制约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共性瓶颈技术,研发农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两用机器人等系列化产品,并进行成果转化,旨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连接。

专业的主要特点:

一、学科积淀

人工智能领域集成了人工智能、电子电气、机械制造、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工科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致力于解决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从创意提出到产品上市全流程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学科发展紧密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JW科技委H86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拥有众多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涵盖了农业、国防、交通、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等多个关键行业领域。

二、主要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领域是多学科跨域融合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特种机器人系统研发:针对智能无人系统在特殊领域的应用需求,研究智能安防巡视、水下探测、吸附攀爬、地下管涵探测清淤等特种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制原理样机并进行成果推广应用。

2.智能农业装备研发:围绕智能农业精准化、无人化作业需求,研究高端肉品自主化加工、智能套种作物联合收获、农作物生长信息智能感知、无人植物工 厂构建等核心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3.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开发:面向工业、国防具体领域的前沿性技术落地应用需求,研究包括计算机视觉、自适应学习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开发满足不同工况下自主作业任务的人工智能应用系统。

三、学术队伍

本学科领域拥有杰出的研究团队和导师队伍,包括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会评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多名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获得包括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空军技术革新奖在内的多项科研成果奖,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达70余件,有力保障了学科前沿发展势头。

四、科研平台

本学科领域现有国家“八六三”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河南分中心、河南省智能农业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种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3个,其中河南省智能农业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连续两次评价优秀。学校正在加快推进省部共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重点实验室建设步伐,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软硬件支撑平台。

五、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

近五年,本学科领域研究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JW科技委H863计划、河南省委“13710”重大督办专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其它各级别纵向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超3000万元,自主研发智能农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两用机器人等产品40余台(套),已有研究工作受到科技部专家、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科团队坚持一体化布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构建了“产-学-研-用-创”多维度融合模式,孵化了“学校+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公司1家。部分核心产品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郑州越达科技装备有限公司等20余家央企、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等央媒广泛宣传报道,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版权所有©河南科技学院研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