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安全学院简介
能源与安全学院始于学校1949年设立的采煤系,是学校最早设立的系部之一。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教学质量高、科研实力强、办学特色鲜明的学院之一,并逐渐成为国内同类高校中综合实力较强,办学声誉良好的学院之一。几十年来,学院数经易名,但矢志不移,为我国矿业等各条战线培养人才的使命从未改变,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德才兼备的学术及技术管理人才,被社会誉为“煤海健儿之母,矿山英秀之林”。1950年开始招收采煤专业学生,1954年开始招收煤矿地下开采本科生,1981年获得采矿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 程学科 博士授予权。
学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设与发展,现拥有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 程两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拥有矿业工程省级A类重点学科、采矿工程与安全技术及工程省级B类重点学科。
学院下设采矿工程系和安全工程系。现有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与瓦斯共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矿业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安徽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煤矿特殊开采研究所(原煤炭部)。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中煤协批准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和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两个二级培训机构。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000名,其中本科生1600余名,博士和硕土研究生300余名。采矿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采矿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风安全学》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均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和首批地方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工程硕士“矿业工程”领域获“全国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7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3人(含兼职2人)、教授1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0%,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65%。拥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名,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名,安徽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名,安徽省教学名师1名,波兰AGH理工大学客座教授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共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近年来有10余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德育工作者、“安徽青年科技奖”等各种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学院2007年8月被授予为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党委2011年6月被授予为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承担了一批国家、地方科研的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许多成果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为国家和安徽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其中2011年度以我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我国东部煤矿深井巷道松软围岩失稳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家“ 97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2项、中波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科研到账总经费9700余万元 。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高水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26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获批专利1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
积极加强国内外交流,学院教师多次应邀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波兰等国进行访问、讲学,与美国的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波兰AGH理工大学等签订了青年教师相互进修与培训合作协议,从2003年开始,先后选派7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前往了美国、英国、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合作研究,2010和2011年共选派12名教师到AGH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实现了与波兰AGH理工大学本科生互访活动。3年来,主办国际会议1次,协办多次,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
面对高等教育提升内涵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能源与安全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精神,围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人才强院、教学立院、科研促院、特色兴院、文化凝院”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秉承艰苦奋斗、严谨求是、开拓创新之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以育人为本,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努力将能源与安全学院建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