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是1972年学校由合肥迁至淮南办学时的最早三个系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5年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当时安徽省唯一的工科高等院校)的机电专业。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学院已形成了良好学风和教育教学传统,近年来先后荣获“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模范职工小家”、“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学院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好、创新意识强、踏实肯干,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已涌现大批在不同部门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高级管理人员等。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山机电工程”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工程硕士授权点、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车辆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专业、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安徽省特色专业,车辆工程为安徽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专业。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机械工程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1个省级矿山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个115产业创新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126人,教师122人,其中有教授17人、副教授46人、讲师37人。
学院在多年科学研究中形成了明显优势,并与相关科研院所和煤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97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专项子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拥有20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0余项。拥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5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出版规划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近700篇,其中SCI、EI收录300余篇。
目前学院有近23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2631名在校本科生。2014届学院共毕业666名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近年来有近两百名本科生考取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20余所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近五年共获得国际级竞赛冠军、亚军、突出成就奖各1项,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约60项,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200余项;学院获全国优秀组织奖5次,省级优秀组织奖6次,特别是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院学生的作品荣获一等奖,实现了我校乃至我省在该项目上一等奖零的突破。我院2009级本科学子焦忠同学2013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以我院学生牵头的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获首批“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