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学院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皖北分院农经系,先后更名为贸易经济系、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7月成立财经学院。历经30多年的发展,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财经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5个系,1个实验室,即会计系、财务管理系、经济系、国贸系、金融工程系、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开设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包括中外合作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7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9人(含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20人),其中,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以上18人,博士(含在读博士生)13人,专业教师中90%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兼职教师主要来自国有、非国有大中型企业,均为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知识的业务骨干。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坛新秀1人,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安徽省经济学会等学术研究会高级会员或理事10余人。学院还聘请10多名国内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近年来,学院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获安徽省社科文艺出版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5项,主持和参加省厅级重大、重点科研、教研课题30多项,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会计信息系统3门课程获批校级精品课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撰写或参编的学术著作11部。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功能、创新评价方法”的“六位一体式”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每年暑期均和合作企业组织一定规模的大三学生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夏令营”,为即将到来的毕业季做好准备。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高级别专业竞赛,提高学生财经实践能力。在团中央组织的“大智慧杯”高校金融精英选拔赛中,我院学生代表队取得了股指期货组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在2014年安徽省首届“安财杯”金融虚拟投资大赛中,我院代表队一举荣获21个单项奖,奖项涉及股票、期货、外汇各组,同时荣获期货组团体第一名,股票组团体第二名,外汇组团体第二名。2010年以来,连续3次被评为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涌现了诸如钱学法(绍兴唐卡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就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的比例达到40%,有3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也有部分同学通过考研的方式进入新的大学深造,并涌现出陈章(中国人民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孙累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