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欢迎你

im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概要

专业简要描述:

本专业始建于1978年,1984年独立为国内第一所计算机学院,1999年2月与电子系等组成信息学院。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6名。专业主要涉及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等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技术管理等能力。

专业特色亮点:

本专业从1984年起开展与多国、多地区连续不间断的国际合作,2013年开始招收留学生,2015年获批首批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全省仅15个专业)。

本专业大二起为每位学生分配1名专业导师,进行1对1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提升学生的升学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生中多人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好,毕业生平均薪酬名列本校各专业前茅。多数签约国内外IT行业相关公司及企事业单位。

专业介绍

专业解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综合性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技术管理等能力。可从事科学研究、教育、电商、机器人、金融、影视动漫、游戏等各行业中与互联网+、工业4.0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工作。

专业介绍

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于1978年,1984年独立为国内第一所计算机学院。1999年2月与电子系等组成信息学院。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本专业配有国内高校鲜有为专业教学配置的功能完整的中小规模虚拟化云平台。专业教师在图像处理、机器人、人机交互、智能搜索、布局优化等计算及应用领域有较强的教学与研发能力,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等纵向科研课题数十项,多次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奖。

除了学习自然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之外,本专业主要学习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方法和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智能媒体、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应用技术。

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共有外聘教师2人,专任教师24人,50%具博士学位,其中5人毕业于海外,教师学缘结构合理,54%的教师毕业于海外及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重点院校。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2人,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人选,4人入选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专业特色

本专业2013年开始招收留学生。2015年获批首批15个“辽宁省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近1/4教师具有半年以上出国经历,18门本科核心及专业课程开设英文授课。在校生可以申请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外高校的交流生。

本专业从大二起为每位学生分配1名专业导师,进行1对1专业学习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依托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多次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及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和省级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学生竞赛项目并获奖。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好,主要就业去向为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互联网、通信、银行、政府机关等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包括阿里、腾讯、百度、华为、奇虎360、京东、去哪儿、格力、中海油、中国联通、邮政银行、东软、IBM、埃森哲等知名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平均薪酬名列本校各专业前茅。毕业生中多人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