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
027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点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 我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始建于 1953 年,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 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建有国家级科研平台 3 个, 省部级科研平台 8 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实验平台 5 个。学科下设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和热能工程三个二级学科。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负 责学科内低碳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的招生。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致力于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能源技术创新高地、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 后”人才培养体系,建有全省清洁能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才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省特级专家、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四青”等领军人才 10 余人。同时,学院与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海洋工程公司、浙江能源集团等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紧密围绕“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发展前沿,聚焦清洁能源转化与存储、绿色燃料制取与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与碳核算、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深入开展应用基础理论、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产业示范以及战略研究与政策分析等工作。学院科研团队承担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以及能源行业标杆企业等委托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在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减污降碳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科技奖励 10 余项。
027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
085405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我校软件工程学科是最早一批入选浙江省重点发展的学科,目前是浙江省一流 B 类学科。学科拥有教育部“智能感知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可视媒体智能处理技术研究” 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复杂网络攻击智能检测”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中心、浙江省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科研平台。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负责学科内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方向的招生。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致力于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能源技术创新高地、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 后”人才培养体系,建有全省清洁能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汇聚了 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才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省特级 专家、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四青”等领军人才 10 余人。同时,学院与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海洋工程公司、浙江能源集团等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全面 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紧密围绕“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发展前沿,聚焦清洁能源转化与存储、绿色燃料制取与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与碳核算、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深入开展应用基础理论、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产业示范以及战略研究与政策分析等工作。学院科研团队承担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以及能源行业标杆企业等委托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在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减污降碳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科技奖励 10 余项。
027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
085600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业催化)。在国内外化工教育界、学术界和产业界享有盛誉。学科形成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能源化工、绿 色化学与技术、海洋化学与化工等研究方向。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负责能源化工研究方向的招生。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致力于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能源技术创新高地、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建有全省清洁能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才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省特级专家、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四青”等领军人才 10 余人。同时,学院与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海洋工程公司、浙江能源集团等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紧密围绕“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发展前沿,聚焦清洁能源转化与存储、绿色燃料制取与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与碳核算、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深入开展应用基础理论、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产业示范以及战略研究与政策分析等工作。学院科研团队承担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以及能源行业标杆企业等委托的 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在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减污降碳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科技奖励 10 余项。
027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
085800 能源动力
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我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始建于 1953 年,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建有国家级科研平台 3 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8 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实验平台 5 个。学科下设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和热能工程三个二级学科。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参与学科内清洁能源技术研究方向的招生。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致力于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能源技术创新高地、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建有全省清洁能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才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省特级专家、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四青”等领军人才 10 余人。同时,学院与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海洋工程公司、浙江能源集团等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紧密围绕“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发展前沿,聚焦清洁能源转化与存储、绿色燃料制取与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与碳核算、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深入开展应用基础理论、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产业示范以及战略研究与政策分析等工作。学院科研团队承担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以及能源行业标杆企业等委托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在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减污降碳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科技奖励 10 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