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吴刚)
吴刚教授 浙江省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邮编:311300 办公电话:0571-63741826 E-mail:wugang at zafu.edu.cn
|
|
• 个人简历
吴刚,理学博士,国家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浙江农林大学特聘教授。
1991年9月-1995年7月,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学士学位;
1995年9月-2000年6月,就读于浙江大学生物物理国家重点学科,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0年7月-2002年7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工程与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2年8月-2012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任研究科学家。
2012年2月入选中组部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和浙江省“千人计划”。
• 研究领域
吴刚教授在美国期间主要从事植物幼年向成年阶段转变的发育遗传学研究,首次发现微小RNA-miR156是控制植物幼年向成年阶段转变的主控因子,并揭示了控制该发育进程的信号通道,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在Cell 上发表。回国后实验室围绕该研究基础,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植物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实验室主要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反向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基因组学方法来研究拟南芥miR156及其靶基因SPL基因的各种调控模式及功能,以期发掘并阐明全新的调控植物营养生长阶段转变的调控因子。
2、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发育生物学机制研究。实验室通过抗褐飞虱水稻突变体的正向遗传学筛选来获得褐飞虱抗性基因,同时开展水稻营养生长阶段转变与水稻褐飞虱抗性相关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3、番茄突变体库的创建。以生产上推广的优良番茄亲本为材料,通过化学诱变方法,筛选一批与产量性状构成、抗虫、抗病、耐热、抗寒相关的番茄突变体。一方面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开展相关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另一方面结合常规遗传育种手段来培育耐低温、抗热、抗病、高产、优质、耐贮运的适宜设施栽培的番茄新品种。
目前主要在研项目包括:
1、拟南芥幼年向成年转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国家千人计划,2013.01-2016.12,负责人。
2、拟南芥幼年向成年转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71313,2013.01-2016.12,负责人。
3、miRNA网络系统调控拟南芥幼年向成年转变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470063,2015.01-2016.12,负责人。
4、调控微小 RNA miR156 表达的分子机理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编号:R13C060002,2013.01-2016.12,负责人。
• 教学工作
目前招生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11名,在读联合培养博士1名。已指导30多名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指导的5名2012级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省级一项,校级和院级多项。
• 发表论著
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GangWu, Gabrielle Rossidivito, Tieqiang Hu, Yosef Berlyand and R. Scott Poethig (2015) Traffic Lines: New Tools for Genetic Analysis inArabidopsis thaliana. Genetics, 200,35-45(IF=4.9)
2.Gang Wu (2013) Plant MicroRNAs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40:217-230(IF=3.6)
3.Gang Wu, Mee Yeon Park, Susan Conway, Jia-wei Wang, Detlef Weigel, and R. Scott Poethig (2009). The sequential action of miR156 and miR172 regulates developmental timing inArabidopsis.Cell 138 (4): 750-759 (IF=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