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屠焰 )
屠焰
女,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理论与生产实用技术研究,特别是犊牛出生到断奶阶段的营养素调控理论,后备牛营养需要及目标控制技术研究;青贮饲料的制备技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牛羊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在犊牛早期断奶和后备牛目标控制技术方面、犊牛到青年牛生理阶段能量代谢领域具有显著的研究成果;在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发展,营养素对犊牛瘤胃微生物的调控方面有较深的积累;在秸秆的利用和青贮饲料的制备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示范工作。在技术产品研发领域,是我国第一个犊牛羔羊代乳品的发明人之一,所研发的犊牛、羔羊代乳品为我国的犊牛和羔羊的成功培育奠定了物质基础,深受农牧民和养殖场的欢迎。
现为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饲料与营养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现代农业创新工程反刍动物饲料团队骨干专家;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农区肉羊健康养殖模式构建与示范"(2012BAD39B05-3)、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研究任务"南方地区犊牛早期培育技术研究及经济作物副产品营养价值评定"(201303143-01)、"秸秆饲料生物转化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42-02),参加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华北农区及北方大城市奶牛健康养殖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等。
业绩贡献:
近五年来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2),中华农业奖二等1项(排名2),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1),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创新奖1项(排名3),社会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1篇;专利16项,已授权10项;成果鉴定或评价3项,包括:①断奶犊牛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年,第2完成人,国际先进水平;② 羔羊早期断奶和育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4年,第3完成人,整体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内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③早期断奶犊牛生理营养与饲料配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年,第2完成人,国际先进水平。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
针对我国犊牛生理发育特点和早期营养调控技术研究的空白状态,开展10余年研究,建立了犊牛营养调控技术,突破了营养参数和植物性原料替代乳制品等技术瓶颈,发明了犊牛代乳品,集成了犊牛健康培育技术体系。主要包括:
①幼龄反刍动物营养与生理研究:在犊牛早期断奶和后备牛目标控制技术、各生理阶段能量代谢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探明了犊牛及后备牛基础生理参数,揭示了瘤胃内环境发生发展规律,明确了部分营养素对犊牛瘤胃微生物的调控作用,为我国奶牛和肉牛早期营养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建立了犊牛健康养殖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突破了哺乳期犊牛日粮依赖乳制品的技术瓶颈,发明了提高犊牛胃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剂,提高植物源性代乳品的营养物质消化率,保障健康发育。
②饲料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是我国首个犊牛羔羊代乳品的发明人之一,发明了植物原料为主导的代乳品产品;围绕代乳品生产技术,获授权专利8项;开发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共计获授权专利9项。技术和产品在全国26个省区6000多养殖企业应用,成为国内最大的代乳品品牌,取得经济效益100多亿元。每头犊牛可节约培育成本200-800元(根据奶价波动),腹泻率降低8.33个百分点,生长性能超过牛奶饲喂的犊牛,为犊牛羔羊优质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