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

text

导师介绍(雷家军)


雷家军教授简介:

出生于1963年1月,祖籍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共党员,博士,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硕士生导师。


雷家军教授自1987年以来,一直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第一线。在科学研究中,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重点1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省社联、杭州市社科规划、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等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规划课题、省部级课题及其它课题研究近20项,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近70篇,有的论文被《新华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还有两部学术专著已经完成,在知识分子与先进文化研究,乡村文化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承担多项教学改革研究及课程建设项目,先后四次获得学校教学成果奖,曾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荣誉称号。一直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含在读)。雷家军教授是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硕士博士论文通讯评审专家,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1984.9—1986.7 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学习;

1986.9—1988.7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进修2年;

1995.9—1998.7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政治系读函授本科;

1996.9—1997.7 北京大学政治系做国内访问学者;

2001.8—2004.1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读硕士;

2005.9—2009.6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读博士; 

1988.7—2001.8 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001.8—2016.6浙江农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000年 9月晋升副教授职称;

2005年 11月晋升教授职称;


主持的科研和教研项目:

1、知识分子与先进文化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3.7——2004.7 );

2、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基本问题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点课题)(2008.7——2010.7 );

3、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与革命文化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7——2013.7 );

4、浙江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老年知识分子作用问题研究,浙江省社联重点课题(2001.7——2003.6);

5、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的矛盾和困惑研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 (2005.8-2007.7);

6、革命文化与和谐文化关系史研究,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7.8-2009.7);

7、从革命文化到和谐文化的历史进程研究,浙江农林大学发展基金课题(2009.5-2011.3);

8、四进三联: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教学改革研究,浙江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重点课题(2007.8-2009.7);

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建设研究,浙江农林大学精品课建设课题(2008.8-2010.7);

10、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进头脑问题研究,浙江农林大学科研课题(2001、7—2002、6);

11、《中国近现代史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教学建设项目2014年。


出版发表的主要论著论文:

1、《知识分子与先进文化》,专著26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毛泽东思想要论》,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邓小平理论学习导引》,副主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论陶行知革命转变的思想历程》,第一作者,《蒲峪学刊》1993年第3期;

5、《关于和谐文化与革命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第一作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

6、《关于知识分子与先进文化问题的再思考》,独立作者,《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7、《五四运动与中国历史、文化、文化人论纲》,独立作者,《学术交流》2000年第6期;

8、《革命文化与和谐文化关系简论》,第一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青年毛泽东世界观嬗变探析》,通讯作者,《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0、《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矛盾和精神困惑论纲》,通讯作者,《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第6期。

11、《论高校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第一作者,《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年年第3期;

12、《知识分子与“为人民服务”探论》,独立作者,李君如主编:《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3、《尊重劳动与中国梦的实现》,独立作者,《中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14、《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大历史”探源》,通讯作者,《兰台世界》2015年第2期;

15、《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人才队伍成长的思考》,通讯作者,《党史文苑》2016年第2期;

16、《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文化启示》,通讯作者,《兰台世界》2016年第6期;

17、《周恩来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文化意义上的思考》,通讯作者,《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18、《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历史必然性》,第一作者,《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9、《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基本问题研究》(专著,上下册,58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0、《社会主义改革与实践》,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浙江省德育统编教材),参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2、《关于邓小平理论进头脑的几点思考》,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2000年第12期; 

23、《起落不计 矢志不移——邓小平维护毛泽东政治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历史考察》,独立作者,《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4、《论民族文化交融及其社会功能》,第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8年第9期;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萌芽时期的实践述论》,通讯作者,《延边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6、《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基本条件》,通讯作者,《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第1期;

27、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家庭环境问题探论,第一作者,《北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8、《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第一作者,《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9、《区域文化精神:凝结、提炼与践行》,第一作者,《北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30、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大众化探析,第二作者,《福建党史月刊》2012年第8期。

31、《浙江省农村社区土地(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问题研究》,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合著,农业出版社2013年版;

32、《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历史启示》,独立作者,《北方论丛》1999年第6期;

33、《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第一作者,《蒲峪学刊》1997年第4期;

34、《毛泽东重视农村调查的历史原因考查》,独立作者,《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

35、《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论纲》,第一作者,《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

36、《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对当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第二作者,《延边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7、《二十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问题论纲》 ,独立作者, 《文化学刊》2015年第2期;

38、《“孵文化”: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第一作者,《北华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39、《关于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第一作者, 《江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15期转载;

40、《关于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的几点思考》,独立作者,《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7期;

41、《“四自”:从经验到目标——以浙江临安村级文化礼堂建设为重心的调查与思考》,独立作者,《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12期。

42、《中国革命文化通论》(已完成,待出版,51万字);

43、《知识分子与革命文化论纲》(已完成,待出版,53万字)。


获得奖励、荣誉及社会兼职:

曾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市级三育人先进个人;

曾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次(二次排名第一,一次排名第五);

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次(排名第二);

2003年获浙江林学院“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201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荣誉称号;

现任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硕士博士论文通讯评审专家。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研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