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

text

金荷仙



金荷仙 女,1964年生,浙江东阳人,博士(后)。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81-1985年,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专业为园林,获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于浙江林学院园林系任教,主讲中国园林史、西方造园史、园林概论、园林规划设计。

1992-1995年,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苏雪痕教授研究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1995-2000年,于浙江林学院园林系任教。主讲中国园林史、西方造园史、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园林概论等。

2000-2003年,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俊愉院士研究梅、桂花文化及花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04-2006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彭镇华首席科学家,研究室内盆栽花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05 - 至今,先后任《中国园林》杂志社主编助理、副主编、副社长、常务副主编、社长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康复花园的研究与实践、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寺观园林等。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等。

学术成果:

先后在《中国园林》《园艺学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浙江农林大学学报》《风景园林》《竹子研究汇刊》《林业科技开发》等专业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0余篇。主编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中国景观植物应用大全(木本卷)》《梅花人生》《中华传统赏花理论》,编著《专类植物园》《园林植物配置》《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园冶》论丛等专业书籍,翻译《风景园林的视觉化设计》等译著。多次参加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大会、世界园艺大会、世界植物园大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和主持。

主持浙江省科技厅“净化室内有害气体植物品种的筛选与开发利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人居环境适用的观赏植物评价及高功效绿化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与杭州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同济大学、上海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西湖山林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研究”、“康复花园的研究与实践”、“杜鹃在西湖景区彩花提升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杭州地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研究”、 “城市困难立地绿化物种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容器式屋顶绿化技术”、“水生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等科研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杭州西湖山林文化景观遗产综合研究——以灵隐飞来峰为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国家名录认定”等课题研究。主持浙江省椒江市赤龙山绿地规划设计、河南鹤壁市淇滨区金山生态经济园总体规划、北京妙峰山梅国际精品登录园规划等项目多项。指导研究生获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

“西湖山林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研究——若干典型植物群落实例”荣获201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个人排名第二)

“康复花园的研究与实践-杭州三家疗养院保健花园设计研究” 荣获2015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个人排名第二)

“杜鹃在西湖景区彩化提升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荣获2017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个人排名第二)

招生方向与要求:

1、招收风景园林“工学”和“农学”博士。“工学”方向要求具有扎实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农学”方向要求掌握扎实的植物研究实验方法和技能;

2、本、硕专业为风景园林或相近专业,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在行业重要杂志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3、英语水平达六级。

联系方式:

E-Mail地址:2094669836@qq.com172682295@qq.com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研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