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优良学风团队风采
一、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生态染整团队
本团队由邵建中、周岚、胡毅、李永强、王莉莉、黄益六位指导老师以及29名研究生组成,其中博士7名,留学生1名,2014级研究生9名,2015级研究生7名,2016级研究生6名。
团队成员好学乐学,在出色完成基础学科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生一年级便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研究,并于每周定时召开小组会议开展学术讨论,互相学习。团队成员通过勤奋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在最近一年里,团队成员SCI论文收录11篇(除导师外第一作者SCI一区4篇,SCI二区4篇 ,SCI三区4篇 ,SCI四区1篇),EI论文2篇,二级核心期刊论文2篇,授权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受理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15 项),著作1部,会议论文1篇,行业标准2篇。
团队一直以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给团队成员提供各科研领域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例如团队成员以交流生身份赴法国路北国立纺织科技大学进行交流学习,2016年9月参加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2016中国纺织学术年会,2016年10月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由奥地利安东帕公司承办的先进流变测量技术交流研讨会等。通过交流学习,提升了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团队成员在科研之余积极投身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个人文体素质的同时共创实验室和谐文化。
二、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并联机器人创新研究团队
并联机器人创新研究团队是由李秦川教授带领的一支优秀学术科研队伍,在并联机构学术领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在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起着良好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目前团队成员有11人,其中博士生2人,2015级硕士研究生4人,2016级硕士研究生5人。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李秦川导师潜心科研,热心教学,与团队良好沟通交流,科研氛围融洽。导师经常邀请业界学术名家为团队学员讲解并联机构领域的权威和前沿知识,为团队成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团队采用“以老带新,相互促进”的学习建设模式,在导师的统筹与带领下,合理安排硕士生和博士生搭配组合开展科研项目及课题,实现研一上手早,研二突破快,研三和博士生成果多的良性循环,为团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团队自成立以来,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期刊7篇,EI期刊1篇;授权和受理专利16项(其中受理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4项,受理实用新型4项)。团队成员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实验室建设讨论会等。在科研创新之余,团队成员不是单个的成员符号,而是通过各类业余活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促进了团队的发展和。
三、经济管理学院腾飞团队
经济管理学院腾飞团队共有成员20人,指导老师为学院副院长陈晓华。团队全体成员和而不同又奋发向上;奋发向上又各展所长,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在喜迎G20杭州峰会中,支部成员自发组织相关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孟大伟同学积极投身G20杭州峰会志愿服务第一线,并且在志愿服务小分队中担任副中队长及火车站新闻媒体接待小组长等职。2016年度,团队成员学术成果颇丰。如团队成员发表一级A论文2篇,SSCI论文1篇,二级期刊论文22篇;担任编辑并协助出版书籍2部(即《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精编》和《浙江2016生态经济发展报告》)。在参加竞赛方面,有两位同学获得德邦证券第一届“天马行空”创意大赛一等奖;一位同学获得第八届浙江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学术论坛三等奖等。
团队成员取得丰硕成果来源于平时持续的努力和积累。在陈晓华导师的指导下团队定期组织学术沙龙,让学生就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汇报,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增长学术知识。团队定期组织成员参加校内外各类学术讲座,拓宽成员的学术视野。团队积极号召成员参与杭州出租车问题等经济热点主题调研活动,并通过学术沙龙与其他成员分享调研成果。团队还经常举行实证分析讨论会,就各种研究问题所适用的实证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进行讨论。团队成员的业余活动丰富,自发组织开展了2016年圣诞茶话晚会等活动,逐渐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艺术与设计学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团队
该团队指导老师为杨小军和洪艳,团队成员由2014级研究生3人、2015级研究生3人、2016级研究生4人组成。团队成立三年来,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一直致力于浙江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的课题研究之中。目前团队成员研究课题涉及互联网乡村、乡村文化礼堂、城中村改造、乡村养老、乡村非遗文化活态、乡村特色产业等六大方面。
每年的10月份和11月份是团队的学术交流月,导师邀请已毕业的优秀学长学姐返校作经验分享与交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座谈。此外,团队成员参与“国际大师计划+绿乐园”、“创意亚洲国际青年工作坊”等活动,与南京大学和中国美院以及德国包豪斯大学保持密切联系,利用暑期时间交流学习并共同完成创新实践项目。每年寒假是团队集中开展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评估活动的时间,团队连续三年实地走访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近100个,覆盖全省所有县市。2016年7月,团队成员响应兰溪市市委组织部号召,前往兰溪市马涧镇挂职锻炼。在导师指导下,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13个重点村的景观环境提升设计任务,整理百余页设计文本。同时,在导师的带领下,团队共完成浙江省天台县坦头镇湖岸村、天目山镇周云村等7个村庄的专业设计规划。此外,团队设立微信公众号“鸿研筑家”,为广大群众科普相关专业知识,实时分享项目概况与进程。目前“鸿研筑家”公众号关注阅读人数已达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