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转化医学院转化医学学位点介绍
转化医学专业学位点情况介绍
学位点名称:转化医学
代码:1001Z1
批准时间:2014年
基本情况: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实际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强调的是从实验室到病床旁的联接,。在中国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 。
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12月,目前是我省唯一的转化医学专业硕士点,包含两大主要研究方向:1.心血管、肿瘤与代谢性疾病的转化医学;2智能纳米材料与3D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目前拥有约10,000平方米的实验室空间,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南昌大学共建的高水平科研机构,是集基础医学研究、临床研究和产品研发为一体,面向全省的高水平研发基地。研究院目前已被江西省教育厅和科技厅分别批准为“转化医学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西省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已成为中国转化医学及生物技术产业联盟首届成员(常务理事单位)和“江西省转化医学知识创新团队”。2015年研究院成功申请到省内唯一的生物药物与生物技术2011协同创新团队;2016年获批江西省首批5511医用材料与生物技术协同创新团队,2017年获批工信部3D打印技术研究实验室,2018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光健康材料”方向学科特区。2019年获批为生物工程药物及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研究院旨在通过整合南昌大学现有基础与临床相关学科的优势科技力量,围绕国家及江西省科技发展规划的需求,主要针对人类重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等学科方向,全面开展转化医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院积极引进国际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汇聚培育校内生物及医学学科相关的基础、药学与临床研究优秀人才:研究院现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青年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8人、江西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6人。
研究方向:01(全日制)心血管、肿瘤与代谢性疾病的转化医学
02(全日制)智能纳米材料与3D生物医学工程
近年主要科研成果:研究院成立至今已获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教育部、省教育厅、省组织部及科技厅的科研项目共计47项,获经9580.41万(仅以转化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统计),近四年来已发表科研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123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63篇(影响因子大于5以上的SCI论文15篇)。
获奖情况: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发表SCI论文百余篇,申请国内国际专利83项,其中授权19项,参与编写论著3部,获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包括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973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共近80项项,共获各类科研经费近亿元,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如:1)FKBP12.6对心肌肌质网钙释放通(RyR2) 的调节作用与心脏疾病,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3年,辛洪波;2)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2010年,辛洪波;3)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2014年(辛洪波,王小磊,王建斌,邓柯玉);4)微生物与纳米技术的交叉应用,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王小磊,辛洪波,朱慧)。在产业化成果方面一个单克隆抗体药物产品已进入中试,三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即将启动,多个生物材料相关产品(微纳米药物)已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研究生培养情况:
研究院成立至今已招收各类研究生93人,其中已毕业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