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工业设计专业成立于1994年,2022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理事单位。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较扎实的产品设计工程基础和艺术修养,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产品外观设计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高等院校从事工业设计领域的产品外观设计、策划、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名师风采
杨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工业设计工作20余年,在工业设计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拥有丰富的产品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经验,拥有发明专利《一种放电破岩用水密封掘进盾头》《废液干燥处理系统》《一种转子工频交流励磁的三相交流调速电动机》等10余项,为企业撰写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多次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取得丰富成果,2012年参与辽宁省教学改革项目“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该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新松机器人、沈鼓集团、SKF、三一重工、人和机电等大型企业保持深入的科研合作。
肖世龙,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任艺术设计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省级VR+国防教育展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兼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虚拟现实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CIDA设计教育分会会员、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新工科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文化产业协会会员、辽宁省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评审专家、深圳市人体工程学应用协会专家、沈阳市工业设计协会会员等。
发表中文核心、EI等论文17篇,专著3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29项,参与国家档案局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1项,主持省级一流课程1项,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DRAGON》获专业组最佳色彩奖,外观专利11项,软著6项。
研究方向为虚拟仿真开发、产品设计。面向三维影像数据产业链整体价值开发的战略布局,主要服务范围囊括数码电子、医疗器械、仪器设备、时尚消费、公共设施等产业领域;提供产品设计、结构设计、UI设计和品牌设计 、VR数字博物馆、AR产品动态展示、VR数字科普教育系统、VR数字媒体艺术展示和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