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本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2004年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345人。
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电子工程、信息工程以及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电子技术以及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电子信息领域技术集成应用和电子信息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
以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感知与目标识别科研背景为支撑,专长于智能信息处理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在智能信息感知与图像处理软件开发、嵌入式电子产品开发方面有突出的能力。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外语、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通信系统、数字图象处理、DSP技术综合设计。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事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软硬件开发、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相关产品的维护、管理、营销、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名师风采
刘芳,博士,教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现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主授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
主要荣誉:现为辽宁省高校信息网络与信息对抗创新团队、信息网络与信息对抗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兵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3项。
主要研究方向:卫星导航、智能数据处理等。
科研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执行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7项、国防创新特区项目2项、国防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防预研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辽宁省创新人才项目1项,省创新团队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1项、省级其它项目多项。近期在《Wireless Networks》、《IET Communications》、《航空学报》等国内外重点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撰写国防报告4部。授权及受理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30余项,成功转化科技成果多项。
周帆,博士,副教授,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主要荣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兵工学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通信学会会员,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荣获辽宁省自然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三等奖3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辽宁省挑战杯三等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武器数据链技术、抗干扰通信技术等。
科研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在研省部级项目1项,企业事业单位合作项目4项;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主要完成人,完成了国家863项目4项,国防装备预先研究项目5项,辽宁省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项,国家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计划项目1项。授权及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6项。申请在SCI/EI刊源学术期刊、国家级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