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欢迎您

img

学院简介

装备工程学院是沈阳理工大学集中体现国防特色学科与专业的学院,中国工程院杨绍卿院士任名誉院长。
  伴随着1948年建校,在1951年8月学校更名为“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时期就设有兵器工程系、弹药工程系、火药工程系等3个系,轻兵器专业、重兵器专业、弹药专业和火药专业4个兵器类专业;1960年更名为沈阳工业学院,设有炮弹设计及工艺专业、引信设计及工艺专业、火工与装药工艺专业;1978年恢复本科办学,设置了引信设计与制造和炮弹设计与制造专业;1985年,根据国家“保军转民”方针,兵器类专业停招,成立了弹引研究室;1991年组建弹药研究所;2001年组建装备工程系,恢复兵器类专业招生;2004年成立装备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个兵器类本科专业,其中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为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2007年)、国家特色专业(2008年)、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18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为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18年)、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学院拥有兵器科学与技术和力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机械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兵器工程方向),其中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二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辽宁省优势特色培育建设学科(2009年),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方向入选国防科工局国防特色学科。依托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学院是学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的重要培养单位及兵器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主体建设单位。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1156人,硕士研究生225人,博士研究生45人。
  学院建设有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兵器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毁伤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辽宁省智能爆破与安全控制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武器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科研和教学平台;与兵工企业共同建设了“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辽宁北方华丰特种化工有限公司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华兴机电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北方华丰特种化工有限公司火工技术实践教育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学院是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主体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正高职20人,副高职3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人。专任教师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2人,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3人,“兴辽英才”特聘教授1人,“兴辽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装发引信专业组成员1人,中国兵工学会弹药专业委员会委员2人,中国兵工学会引信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兵工学会理事1人,辽宁省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
  随着历史的变迁与发展,学院的国防特色研究领域从以引信弹药工艺制造为主要特色逐步向多个兵器类专业与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在国防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和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兵工行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学院紧紧围绕学校五大发展战略,以“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兵工传人”为初心使命,弘扬“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秉承“弘志励学,德才并蓄”的校训,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工作中开拓创新,为我国国防事业科技进步和军民两用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