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48年,一直是我校实施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成功经验,取得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2008年本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2009年9月获批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2011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所属机械工程学科于2018年获批国防特色学科,学科方向军用制造及其自动化;2019年获批辽宁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辽宁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机械设计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和“高速切削技术装备与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材料先进制备及加工技术”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拥有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往复压缩机专业技术创新中心”;“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等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更为深入的研究,“面向能力培养、以设计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10教育部人文社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教改A类项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为:以培养学生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能力为主线,以强化学生机械制造工艺应用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特色,面向兵器工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相关领域,培养服务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1996年提出了“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训练”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革完善,该模式2007年发展成为“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全面实现培养目标、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和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本专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实施面向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自2010年以来,本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专业的学科科研优势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以装备及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能力、基于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机械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面向装备及生产线的机电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案设计能力、面向装备及生产线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为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了基于新模式的课程体系,发挥设计的主线作用,大力加强设计教学及学生的工程设计实践。以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方法、实践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了专业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专业长期立足军工制造和辽宁装备制造行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兵工、校企协同创新的专业特色。本专业办学历史长,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和实验实践资源丰富,兵工元素融入课程体系,中俄2+2联合培养、校企3+1联合培养优势明显,在装备设计、先进制造工艺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A1、大学外语1、工程制图A1、机械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B、理论力学B、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计算机程序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生产部门的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工装模具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数控技术应用、工业自动生产维护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名师风采
吕玉山: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艺教研室教师,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主要从事电子基片的研磨与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磨削技术、叶序仿生技术和信息元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8项、市级科技攻关和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论文40多篇,获发明专利15项。主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超精密制造工程、磨削加工技术等课程。主要贡献为提出了基于生物叶序排布理论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理念,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基片化学机械抛光接触压强的解析模型和粗糙表面的过渡过程方程,揭示了表面超光滑过程的规律。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主要开展结构化减阻表面的拓扑磨削机制与关键技术基础研究。
张辽远: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艺教研室教师。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非传统精密加工技术。承担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实验工作,2016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沈阳市人才基金、沈阳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多项课题的研究;与国内、外研究院所、企业在机械制造、精密特种加工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承担多项研究课题,所完成的课题得到企业的认可,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15项,发明专利12项,“基于超声振动金刚石线切割理论与技术”获辽宁省科技发明3等奖,出版著作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