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在上世纪90年代,我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曾经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后来经过国家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合并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大专业中,成为该专业的一个方向(机电方向),该专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1995年机电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批新增专业,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2020年本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相应的实践环节,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方法、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制定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涵是:突出设计在教学中的主线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主要途径。根据机电产品或系统生命期的各个阶段及相应的能力要求,构建以设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设以机电产品设计各阶段所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设计性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测控系统设计能力以及机械制造领域的工艺设计能力,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更加注重面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训练,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就业方向
名师风采
巴鹏: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中青年决策咨询库专家、机械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石油天然气往复压缩机创新团队带头人,辽宁省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往复压缩机技术开发与应用、润滑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主持完成和转化多项科研成果,其中2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沈阳市专利奖,2项兵工集团科技进步奖。曾荣获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科技创新积极分子、教科系统服务沈阳十大标兵、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丛培田:工学硕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毕业。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动态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旋转机械动平衡测试技术、轴承故障检测技术、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生产过程机械量检测技术以及现代精密仪器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与军工科研工作,先后成功研制了汽车曲轴动平衡测试系统、机车八缸曲轴动平衡测试系统、50吨纸机烘缸低速动平衡机设计制造、6万转/分高速陀螺电机转子动平衡测试系统、10万转/分电主轴动平衡系统、位标器及其陀螺等专用动平衡系统和汽车发动机皮带张力测试系统,为企业解决了大量企业生产难题。培养研究生70余名,本科生100余名,获批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